“土地被征收了,补偿款却迟迟不到账,村委会总说‘再等等’,这一等就是两年多…”
“村里说我是‘外嫁女’,户口没迁走,却不给我分补偿款,这合理吗?”
“补偿款到账村委会了,他们说要‘统一规划’,先放村里生利息,这钱还能要回来吗?”
最近,我们北京信凯律师事务所接到很多村民咨询,核心问题都指向一个:村委会不发放、拖延发放或违规扣发征收补偿款。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补偿款是失去土地后的“养老钱”“活命钱”,这笔钱被“卡住”,直接影响全家人的生活。今天,咱们就聊聊:村委会为啥敢不发补偿款?遇到这种情况您该怎么办?专业律师又能帮您做些什么?
一、补偿款“卡”在村委会?这些场景您可能正经历
先明确一个概念:征收补偿款,是国家征收农村集体土地后,依法支付给土地所有权人(村集体)、使用权人(村民)的款项,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等。其中,应直接发给村民的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村委会无权克扣;土地补偿费归村集体所有,但需依法分配给村民。
现实中,村委会不发放补偿款的“套路”五花八门,您看看有没有遇到类似情况:
1. “拖字诀”:无限期拖延,找各种理由搪塞
– “钱还没到账,等政府打款再说”(实际补偿款早到村委会账户了);
– “村里正在开会研究分配方案,再等两个月”(一“研究”就是一两年);
– “个别村民有异议,等所有人都同意再发”(用“少数人反对”绑架多数人权益)。
2. “抠字诀”:找借口克扣,少发甚至不发
– 说您是“空挂户”“户口不在本村”,取消您的分配资格(比如外嫁女、大学生、新生儿等合法村民);
– 以“村集体发展需要”为由,强行截留土地补偿费(比如规定“土地补偿费只发30%,剩下70%留村里修路”);
– 把您的地上附着物(如果树、大棚)认定为“违建”,直接取消补偿(实际是合法建设的)。
3. “糊涂账”:不公开信息,钱去哪儿了说不清
– 补偿款总额多少?到账多久了?分配方案是什么?村委会一问三不知;
– 村民要求查账,村委会说“内部机密,不能公开”;
– 个别村干部私自挪用补偿款,甚至用于赌博、投资,导致资金亏空。
这些情况,本质上都侵犯了村民的合法财产权益。根据《土地管理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征收补偿款必须专款专用,村委会应及时、足额发放,不得克扣、截留、挪用;分配方案需经村民会议讨论决定,且不得与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相抵触。
二、村委会为啥敢“卡着钱不放”?3大核心原因揭秘
很多村民不解:“国家明明有法律,村委会为啥敢明目张胆不发钱?” 作为深耕征地拆迁领域10多年的律师,我们总结了3个常见原因:
1. 权力边界模糊:“村民自治”成了“挡箭牌”
部分村委会误以为“村里的事村里说了算”,用“村民自治”对抗法律。比如,通过“村民大会”决定“外嫁女不分补偿款”,看似“民主表决”,实则违反《妇女权益保障法》“妇女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集体经济组织收益分配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的规定。“村民自治”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这是底线!
2. 利益驱动:有人想“中饱私囊”
补偿款动辄几百万、上千万,个别村干部动了歪心思:要么挪用资金投资(亏了就填不上),要么直接克扣“好处费”。比如我们办过的一个案子:村委会主任将100万补偿款借给亲戚做生意,结果血本无归,导致全村村民的补偿款被拖欠3年。
3. 程序违法:分配方案本身就不合法
有些村制定分配方案时,压根没走法定程序:要么不开村民会议,由村干部几个人“拍脑袋”决定;要么会议通知不到位,大部分村民不知情;要么表决时“多数人暴政”,侵犯少数人(如外嫁女、独生子女家庭)的权益。这种“带病”的分配方案,从一开始就没有法律效力。
三、拿不到补偿款,别干等!这5步帮您初步维权
遇到村委会不发放补偿款,很多村民第一反应是“去政府闹”“找媒体曝光”,但这些方法往往治标不治本,甚至可能激化矛盾。作为专业律师,我们建议您按以下步骤理性维权:
第1步:收集证据——这是维权的“弹药库”
打官司就是打证据,不管后续是协商还是诉讼,证据越充分,胜算越大。您需要收集:
– 征地文件:政府发布的《征收土地公告》《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可向当地自然资源部门申请公开);
– 身份证明:您的户口本、身份证、土地承包合同、宅基地使用权证(证明您是合法权利人);
– 补偿款依据:村委会公示的分配方案(如果有)、其他村民收到补偿款的转账记录(证明“别人发了,您没发”);
– 沟通记录:与村委会干部的通话录音、微信聊天记录、书面答复(证明您催讨过,对方拒绝或拖延)。
第2步:申请信息公开——让“暗箱操作”无处遁形
如果村委会不告诉您补偿款到没到账、总额多少,您可以向当地乡镇政府或县级自然资源部门提交《政府信息公开申请书》,要求公开:
– 征收土地的批准文件(是否有合法征地手续?);
– 补偿款的总金额、支付时间、支付对象(钱是否真的到账了?);
– 村委会上报的分配方案(是否经过审批?)。
根据《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政府部门应在20个工作日内答复。如果他们不公开或公开的信息不实,这就是他们“程序违法”的证据!
第3步:协商沟通——给村委会“最后一次机会”
拿到证据后,您可以书面或口头要求村委会说明情况,并明确发放时间。注意:沟通时最好有2名以上见证人在场,或全程录音,避免对方“翻脸不认账”。如果村委会愿意协商,达成书面协议(比如“X月X日前发放全部补偿款”),并加盖村委会公章,这是后续维权的重要依据。
第4步:行政救济——让上级部门“施压”
如果协商无果,您可以向乡镇政府、县级农业农村部门提交《违法投诉举报信》,要求他们监督村委会发放补偿款。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乡镇政府有责任“责令改正”村委会违法行为。如果上级部门不作为,您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告他们“行政不作为”。
第5步:法律途径——最后的“王牌”
如果以上方法都没用,别犹豫,直接起诉!根据情况,您可以选择两种诉讼:
– 行政诉讼:告政府“未履行支付补偿款职责”(比如补偿款已拨付给村委会,但政府没监督发放);
–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23171号-6 京ICP备160231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