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收到很多朋友的私信:”律师,我家老房要拆迁,补偿方案看得云里雾里,到底该怎么算?””听说征收补偿有’十条规定’,具体是啥?我是不是被少算了?”
其实啊,征收补偿确实是咱们老百姓一辈子可能就遇到一次的大事,房子是根,补偿是保障,稍不留神就可能吃亏。今天,信凯律师就结合15年拆迁维权经验,把这”十条规定”掰开揉碎了讲给您听——不用背法条,咱们用大白话把关键点说明白,让您心里有底,谈补偿时不慌!
一、谁来补?——征收补偿主体要明确
核心规定:必须是”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政府”掏钱补偿。
您得记住:不是开发商、不是街道办,更不是某个拆迁公司!《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里写得清清楚楚,补偿责任主体是政府。这意味着啥?如果有人跟您谈”先拆后补””公司给补偿”,您可得多个心眼——这不符合法律规定,您的补偿款可能没保障!
信凯提醒:咱们签协议前,一定看清对方是谁,公章是不是政府部门的,别让”临时工”忽悠了。
二、补什么?——补偿范围得”全覆盖”
核心规定:补偿包括3大块:房屋价值+搬迁安置损失+停产停业损失(经营性用房)。
具体来说:
– 房屋价值:不光是房子本身,您家的装修、院里的果树、搭建的车库(合法的)都得算;
– 搬迁安置:搬家费、临时租房费(没给安置房的话)、过渡期的生活补助,都不能少;
– 停产停业:要是您用房子开小店、办公司,因拆迁停业的损失(比如利润、员工工资)也得赔。
举个栗子:北京海淀的李大姐开了20年便民超市,拆迁时政府一开始只补了房屋价值,我们介入后,调取了3年纳税记录、进货台账,最终帮她多争取了28万停产停业损失——这就是”补什么”的关键:别漏项,每一分损失都有说法。
三、怎么补?——补偿方式得”由您选”
核心规定:被征收人有权选择货币补偿或产权调换(给安置房)。
简单说:要钱还是要房,您说了算!政府不能强迫您选某种方式。比如您家里老人多,可能需要现房安置;您想换套小房子再添点钱养老,货币补偿更合适——这都是您的权利。
注意:如果选产权调换,得写清楚安置房的位置(在哪片儿)、面积(多大)、交付时间(啥时候交房),这些在协议里必须白纸黑字,别信”口头承诺”!
四、按啥标准补?——房屋价值”市场说了算”
核心规定:补偿价不得低于征收决定公告之日”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
这是最关键的一条!什么叫”类似房地产市场价格?就是您房子周边、差不多条件的新房或二手房卖多少钱,您的补偿就得按这个标准算。比如您家小区隔壁新楼盘卖3万/平,您的老房补偿就不能低于2.8万/平(得考虑折旧,但不能差太多)。
信凯实战:去年朝阳区的张大哥,评估公司给他的平房估了1.5万/平,但我们查到同片区二手房均价2.2万/平,通过申请重新评估、提供市场交易案例,最终帮他提到2.1万/平——120平的房子,多补了72万!这就是”市场价”的力量。
五、谁来评估?——评估机构”您来挑”
核心规定:评估机构由被征收人协商选定,协商不成的,通过多数决定、随机选定等方式确定。
别小看评估!房子值多少钱,全看评估报告怎么写。法律规定评估机构不能是政府”指定”的,得咱们老百姓自己挑。怎么挑?政府会给出几家有资质的机构名单,咱们可以查它们的口碑、过往案例,选最中立的。
避坑指南:如果有人直接拿一份评估报告让您签字,说”就这家评的”,您有权拒绝!必须先选机构,再评房子。
六、对评估不满意?——”复核+专家鉴定”两步走
核心规定:对评估结果有异议,可10日内申请复核;对复核还不服,可10日内申请专家委员会鉴定。
评估价低了怎么办?别着急签字!第一步:向评估机构书面申请复核,要求他们解释怎么算的(比如面积怎么量的、装修怎么折旧的);第二步:如果复核结果还是不满意,当地房地产价格评估专家委员会会组织专家重新鉴定,这个鉴定结果基本就是”最终结论”了。
信凯提醒:很多朋友不知道这两步,稀里糊涂签了字,后面再想维权就难了——记住,评估报告是”谈判基础”,不是”最终结果”!
七、过渡期怎么过?——临时安置”不能亏”
核心规定:选择产权调换的,过渡期内由征收人支付临时安置费或提供周转用房。
啥意思?比如您的房子被拆了,安置房要2年后才交,这2年您住哪儿?租房的钱谁出?法律规定:要么政府给您找周转房(不用自己掏钱),要么按月给临时安置费(一般参考当地租房均价)。
注意:如果安置房逾期交付,临时安置费得加倍给!比如原来说每月3000元,逾期后可能变成6000元——这是对政府”拖延”的惩罚,也是您的权利。
八、经营性用房怎么补?——停产停业损失”有凭据”
核心规定:因征收造成停产停业的,补偿包括利润损失+职工工资+必要费用。
如果您用房子做生意(比如开餐馆、小卖部、公司),这部分补偿千万别漏!怎么算?一般看您前3年的平均利润(纳税证明、银行流水能证明)、员工工资(劳动合同、社保记录)、还有疫情期间可能支出的租金、水电费等。
信凯案例:西城区的刘先生开了一家老字号涮肉店,拆迁时政府只肯补3个月工资损失。我们提供了近5年的纳税申报表、旺季客流量统计,最终帮他争取到18个月利润损失补偿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23171号-6 京ICP备160231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