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说拆就拆,补偿款却给得含含糊糊”,这是咱们老百姓遇到征收时最揪心的事。到底能拿多少补偿?哪些钱是必须给的?今天,信凯律师就给您掰开揉碎了讲讲强拆房屋征收中的“十大补偿”,让您明明白白维权,踏踏实实拿钱!
一、房屋价值补偿:被拆房子的“核心身价”
这是补偿的“大头”,必须给足!
房屋价值补偿不是征收方说多少就多少,而是要参考“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简单说,就是您家房子如果现在在市场上卖,能值多少钱——比如同地段、同户型、同装修的二手房价格,这才是评估标准。
注意:评估机构得由您和征收方协商选定,不能单方面指定。如果发现评估价明显低于市场价,比如周边房价都5万/平,您家只给3万/平,这时候一定要质疑,必要时申请重新评估!
二、搬迁补偿:搬家不是“免费劳动”
从旧房到新房(或临时住所),所有合理花费都得报!
搬迁补偿不只是“搬家公司那点钱”,还包括:
– 搬家费(人工、车辆费用);
– 家电、家具拆装费(比如空调、热水器、定制衣柜的拆装);
– 因搬迁造成的物品损失赔偿(比如易碎品、贵重物品在搬运中损坏)。
信凯提醒:如果您家是商铺,还包括设备搬迁、库存物资转移的费用,这部分别漏了!
三、临时安置补偿:过渡期“租房钱”不能省
从交房到拿到安置房(或补偿款),这段“无房期”的房租谁来出?
临时安置补偿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般按月支付,标准参照当地普通住房的租金水平(比如北京周边可能按每月3000-5000元/户,具体看区域)。
关键点:如果征收方超过约定过渡期还没给安置房,比如协议说1年给房,结果拖了2年,那从第13个月起,临时安置费要加倍支付!这是法律规定的“惩罚性条款”,很多征收方故意不提,您得主动主张。
四、停产停业损失补偿:经营户的“救命钱”
如果您家房子是开商铺、办工厂、做民宿的,这一项千万别丢!
因拆迁导致停业,您的利润损失、员工工资、场地租金等固定支出,征收方都得补偿。计算方式一般是:
– 前3年平均利润×停业期限(比如小店月均利润2万,预计停业6个月,至少补12万);
– 或按当地规定的“行业补偿标准”(比如有些城市明确商铺按房屋价值的一定比例补偿)。
信凯案例:上海李先生的便利店被拆,征收方最初只给房屋价值补偿,停产停业损失一分不给。我们调取了他近3年的纳税证明和银行流水,证明月均利润1.8万,最终帮他争取到10.8万元停业损失补偿!
五、装饰装修补偿:装修钱不能“打水漂”
墙砖、地砖、吊顶、定制柜……这些“心血钱”得单独算!
装饰装修补偿不是“随便给点”,而是要根据装修的年限、材质、折旧来评估。比如:
– 5年内的新装修,补偿比例可能高达80%-90%;
– 10年以上的老装修,可能补偿30%-50%。
注意:如果您家刚花10万装修,结果征收方只给2万“打包价”,这肯定不合理!可以要求评估机构逐项列明细(地板多少钱/平、吊顶多少钱/平),避免被“一刀切”。
六、附属物补偿:院子、果树、围墙都“值钱”
别只盯着房子本身,院子里的“附加价值”也得算进去!
附属物包括:
– 宅基地上的院子、水泥地坪、围墙;
– 水井、化粪池、太阳能热水器;
– 果树、绿植(比如成年果树可能补几百到上千元/棵,看品种和树龄);
– 甚至自家打的井、修的粪池,只要合理,都能主张补偿。
信凯提醒:农村拆迁尤其要注意这项!很多征收方说“院子不算面积”,这是错的——附属物是独立于房屋价值的补偿项目,必须单独给钱。
七、搬迁奖励:可以拿,但别“被套路”
“早签协议多奖10万”,这种奖励能要吗?
搬迁奖励是征收方为了鼓励尽早搬迁设置的,本质是“锦上添花”,不是“必须牺牲权益的前提”。但要注意:
– 奖励金额不能低于法定补偿底线:比如为了拿10万奖励,您签了协议,结果房屋价值补偿少了20万,这就亏了;
– 奖励条件要合理:比如“3天内签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23171号-6 京ICP备160231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