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咱们征段村的不少乡亲们都在问一个让人揪心的问题:“村里要征收土地和房屋了,听说有人想‘强征’,这补偿难道能不给吗?”其实啊,这个问题背后藏着两个关键点:一是征收到底要不要给补偿?二是“强征”到底合不合法?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把这事说明白,让您心里有底,维权有方向!
一、先说结论:征收必须给补偿,强征100%违法!
很多乡亲可能觉得“征收就是政府说了算,让搬就得搬,给多少算多少”。大错特错! 法律早就把规矩立明白了:征收可以,但必须给钱;不给钱就强征,纯属违法!
咱们国家的《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写得清清楚楚:“征收土地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啥意思呢?就是说,国家因为修路、建学校、搞开发等公共利益需要,确实可以征收咱们的土地或房屋,但前提是先把补偿谈妥、给到位,才能让您搬迁。这叫“先补偿、后搬迁”,是法律给咱们老百姓的“护身符”,谁也不能违反!
那“强征”呢?简单说,就是没给补偿(或补偿没谈拢),就强行把您的地占了、房拆了。比如:村干部带着人上门威胁“不签协议就强拆”;征收方只给一个远低于市场价的补偿标准,说“爱要不要”;甚至半夜偷偷把房子推倒……这些行为,全部都是违法的! 《民法典》第二百四十三条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贪污、挪用、私分、截留、拖欠征收补偿费等费用。”更别说用暴力、威胁手段逼您搬迁了,这可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
二、征段村征收,这些“补偿坑”您千万别踩!
咱们征段村的乡亲们遇到征收,最关心的就是“能补多少”。但现实中,征收方可能会用各种“套路”少给钱、不给钱,您可得擦亮眼:
1. 补偿标准“一刀切”,不管您实际损失
比如,您家房子是2020年新盖的,装修花了20万,邻居是80年代的老破房,征收方却按同一个标准补,这合理吗?不合理! 法律要求补偿“公平合理”,得根据房屋的实际价值、装修情况、地理位置等综合计算。比如周边类似房价每平米8000元,您家100平米,至少该补80万,少一分都不行!
2. 只补房子不补地,土地补偿“玩消失”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征收农村土地,补偿可不止房子钱,还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比如您家承包了5亩耕地,每亩年产值2000元,土地补偿费至少是该耕地前三年平均产值的6-10倍(也就是6万-10万),安置补助费还得另外算。要是征收方只说“补房子,地不补”,那就是在违法克扣您的钱!
3. 程序不透明,“暗箱操作”逼您签字
正规征收必须走程序:先公告→再听证→后评估→最后签协议。比如征收方要在村里贴《征收土地公告》,明确征收范围、补偿标准、安置方式;还要开听证会,听咱老百姓的意见。要是征收方啥公告没有,直接拿一份空白协议让您签,或者威胁“不签就没钱”,这程序肯定违法!您签了字,维权就难了,所以千万别在不清楚的协议上签字!
三、遇到强征、少补?四步帮您守住“钱袋子”!
要是征段村的征收方真不给补偿、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23171号-6 京ICP备160231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