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总,您那块高速路边的广告牌要拆了,补偿方案出来了,您看看?”
“拆了知道,可这补偿款里怎么只有广告牌本身的钱,底下那几十万打的混凝土桩子,一个字没提啊?”
最近,不少广告公司老板、企业主都遇到过类似的困惑:户外广告牌面临征收,补偿清单里“底桩”部分要么被“打包”忽略,要么被按“废铁价”估算,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投入,眼看就要打水漂。
作为专注拆迁领域15年的北京信凯律师事务所,我们帮200多位广告主处理过类似问题。今天就用大白话跟您聊聊:户外广告牌底桩征收补偿,到底该怎么算?您的“根基”价值,该如何保住?
一、先搞懂:什么是“户外广告牌底桩”?为什么它值钱?
您平时路过街边的高立柱广告牌、楼顶的大型广告牌,下面那些深深扎进地里的混凝土基础、钢结构支架,就是“底桩”——简单说,就是广告牌的“腿”和“脚”。
别小看这些“腿脚”,它可是广告牌的“根基”:
– 成本高:一块20米高的高立柱广告牌,底桩深度可能要15-20米,用C30混凝土浇筑,加上钢筋笼、施工费,少则十几万,多则几十万;
– 不可移动:底桩一旦打入地下,就和土地“绑定”了,拆了就是废料,没法像广告牌面板那样二次利用;
– 安全性要求高:必须抗风、抗震,施工时还得考虑地质条件,不是随便挖个坑就能搞定的。
说白了,底桩是广告牌的“固定资产”,和房子、机器设备一样,征收时必须单独补偿。 但现实中,很多征收方要么说“底桩是土地附属物,包含在土地补偿里”,要么说“它属于广告牌的一部分,已经给过钱了”——这其实都是对政策的误读,甚至是故意“模糊处理”。
二、征收时,关于底桩补偿的4大“坑”,您踩过几个?
我们处理过的案例里,广告主遇到的问题五花八门,但核心就这几个“坑”:
▶ 坑1:把底桩当“附属设施”,打包“忽略”价值
最常见的套路就是:征收方给一份“广告牌整体补偿清单”,里头只有面板、钢结构支架的钱,底桩被归为“安装费用”,说“已经包含在广告牌补偿里了”。
信凯律师提醒: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补偿应当包括“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这里的“房屋”不仅指房子,还包括合法建造的构筑物、附属设施。底桩作为独立投入、具有独立价值的构筑物,必须单独评估补偿,不能被“打包”吞掉。
▶ 坑2:按“废铁价”评估,几十万投入只给几千块
有些征收方倒是“承认”底桩,但评估报告一出来,您得气炸:“底桩重50吨,废铁市场价3000元/吨,补偿1.5万。”
这合理吗? 太不合理了!底桩的价值不是“废铁价值”,而是重置成本价——也就是“现在重新打一个同样的底桩,需要花多少钱”。这包括:材料费(混凝土、钢筋)、人工费(施工队工资)、机械费(打桩机租赁费)、税费等。
比如我们去年处理的北京通州案例:李总的高立柱广告牌底桩花了28万,征收方最初评估只给2万“废铁价”。信凯律师介入后,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按重置成本法重新评估,最终补偿25.6万——差了12倍!
▶ 坑3:说“底桩是临时设施”,不给“折旧补偿”
还有征收方会说:“您的广告牌审批是临时的,底桩也算临时设施,用了一年就折旧,只能按残值补偿。”
这其实是偷换概念! 临时广告牌的审批可能有时限,但底桩一旦建成,就是固定投入。就像您租门面装修,装修是临时的吗?不是,它是您的实际投入,征收时必须按实际价值补偿(扣除合理折旧后)。
折旧怎么算?一般按“年限法”,比如混凝土底桩设计使用年限20年,您用了5年,那就按15年价值补偿,而不是“用了一年就归零”。
▶ 坑4:证据不足,“口说无凭”被压价
很多广告主当初打桩时,没保留施工合同、发票、付款记录,征收方一句话:“你说花了30万,有证据吗?” 直接把您噎住。
信凯律师经验:这种情况下,别慌!我们可以通过:
– 调取当年施工方的资质证明、施工记录;
– 委托鉴定机构对底桩的材质、尺寸、工程量进行鉴定;
– 参考同期同类工程的施工成本(比如当地住建部门发布的工程造价信息);
来证明底桩的实际价值。去年海淀一个客户,没有任何票据,我们通过鉴定+参考同类工程,最终帮他争取到18万补偿。
三、为什么底桩补偿,一定要找专业律师?
看到这您可能说:“道理我懂了,但我自己跟征收方谈不行吗?”
坦白说,很难。 征收补偿本质是“博弈”,您面对的是专业的征收团队,他们懂政策、会评估、有经验;而您是第一次接触,信息差、专业差摆在那儿,很容易被带偏。
专业律师能帮您做什么?我们总结为“三步维权法”:
第一步:帮您“理清权属,固定证据”
– 确认底桩是否合法建造(比如广告牌审批时是否包含底桩设计,是否有规划许可);
– 收集施工合同、发票、付款记录、现场照片、视频等证据;
– 没证据?帮您通过鉴定、调取档案等方式补全证据链。
第二步:对评估报告“逐字审核,揪出猫腻”
征收补偿的核心是“评估报告”,但很多评估报告存在:
– 评估方法错误(该用重置成本法,却用市场法或废铁价);
– 评估机构没有资质(比如用房产评估机构评估构筑物);
– 工程量算错(比如底桩深度写10米,实际是15米)。
信凯律师团队里有前评估师、工程师,能一眼看穿评估报告的问题,帮您申请“复核评估”或“重新评估”。
第三步:谈判不行?法律程序“精准发力”
如果征收方咬死不松口,律师会帮您:
– 申请政府信息公开,调取征收项目的批文、补偿方案等,看程序是否合法;
– 提起行政复议或诉讼,通过法律程序给征收方施压;
– 在诉讼中申请财产保全,防止补偿款被挪用。
记住:征收补偿不是“求来的”,是“争来的”。专业律师就是您的“武器”,帮您在规则内争取最大利益。
四、信凯律师事务所:15年专注拆迁,帮您守住“根基”价值
聊了这么多,您可能想:“信凯律所到底靠不靠谱?有没有成功案例?”
我们不说空话,看数据:
– 专注拆迁15年:处理过全国27个省份的拆迁案件,其中户外广告设施补偿案件200+;
– 胜诉率92%:通过谈判、复议、诉讼,帮90%以上的客户争取到合理补偿(或提高补偿款);
– 团队专业:团队里有前法官、前评估师、注册造价工程师,能从法律、评估、工程多角度帮您维权。
▶ 信凯案例:北京朝阳某广告公司,底桩补偿从3万到22万
去年,朝阳的王总找到我们:他的三面翻广告牌面临征收,底桩花了35万(含施工费),征收方最初只给3万“残值补偿”,理由是“广告牌审批过期,底桩属于违法设施”。
我们介入后,做了三件事:
1. 调取档案:发现广告牌虽然审批过期,但底桩建设时有规划许可,属于“合法构筑物”;
2. 重新评估:委托有资质的工程评估机构,按重置成本法评估,底桩价值23.8万;
3. 谈判施压:向征收方提交法律意见书,指出“审批过期不等于底桩违法,且评估方法错误”,同时准备提起诉讼。
最终,征收方同意按22万补偿底桩,加上广告牌本身补偿,王总总共拿到68万,比最初方案多了45万。
五、最后想说:您的“根基”价值,别让“不懂”打了水漂
户外广告牌是很多企业的“摇钱树”,而底桩就是这棵树的“根”。根没了,树就倒了;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23171号-6 京ICP备160231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