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师傅在国有农场承包了20亩渔塘,养了十几年的鱼,突然接到通知说要征收,补偿款却只给鱼苗钱和土方费,渔塘每年的收益、投入的设备全不算,这可咋整?”
最近,我们信凯律所接到不少类似咨询。国有农场土地上的渔塘征收,比普通农村土地征收更复杂——土地权属特殊、经营模式多样、补偿项目交叉,稍不注意就可能“少拿几十万”。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把这事儿拆开揉碎讲清楚,告诉您:渔塘征收补偿到底该有哪些?遇到不合理补偿该怎么办?为什么专业律师介入能帮您多拿补偿?
一、国有农场渔塘征收:补偿款不是“拍脑袋”定的,这4项您必须知道!
很多朋友以为“渔塘征收就是赔鱼钱”,大错特错!国有农场土地属于国家所有,但您作为承包经营者,对渔塘的投入、预期收益都有合法补偿权。根据《土地管理法》《国有农场土地征收管理办法》等规定,补偿款至少包含这4块:
1. 土地补偿费:不是“归国家”,您的承包经营权要折算!
国有农场土地所有权归国家,但您通过承包合同取得了“渔塘使用权”,这笔钱得给您!
– 怎么算? 通常按渔塘所在地的“区片综合地价”乘以面积(比如某地区片价5万/亩,20亩就是100万)。注意:如果您是长期承包(比如30年),且合同未到期,剩余年限的承包经营权价值也要纳入补偿(很多征收方会“漏掉”这块!)。
– 归谁? 土地补偿费一般先支付给农场,再由农场根据承包合同约定转付给您——关键是看您的合同里有没有“征收时土地补偿费归属”条款,没约定的话,法律支持您作为实际经营者获得大部分。
2. 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鱼苗、增氧机、围堤…一样都不能少!
这是渔塘征收的“大头”,也是最容易被“压价”的部分。具体包括:
– 渔塘设施:围堤、护坡、进排水系统、增氧机、投饵机、看护房等(按重置成本折旧补偿,比如增氧机买时5000元,用3年折旧后补3000元);
– 青苗(水产品):鱼苗、虾蟹、贝类等(按市场价×存塘量,比如草鱼10元/斤,存塘1万斤,补10万);
– 其他附着物:树木、临时搭建的饲料间等。
⚠️ 注意:征收方常以“无法评估存塘量”“设施老旧”为由压价,这时您必须保留购买鱼苗发票、设备收据、养殖台账等证据——这些都是谈判的“硬筹码”!
3. 安置补助费:渔塘没了,生计怎么办?这笔钱是“兜底保障”!
渔塘是很多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征收后导致“失业”的,有权要安置补助费。
– 给谁? 承包经营者(您)或实际从事养殖的人员;
– 怎么算? 通常按“需要安置的人口数×当地人均补助标准”(比如某地人均补助3万,您家2人从事养殖,补6万)。如果是家庭农场,雇佣了工人,工人的失业损失也可能通过谈判纳入补偿。
4. 停产停业损失补偿:渔塘养的是“周期性收益”,这部分最容易忽略!
渔塘养殖有固定周期(比如草鱼养1年才上市),征收突然中断,会导致已投入的成本(饲料、电费)和未来收益“打水漂”。这笔补偿必须单独算!
– 包含哪些? 剩余养殖周期的饲料成本、人工成本、预期利润(比如按前3年平均净利润×剩余养殖时间);
– 怎么证明? 提供近3年的销售记录、纳税证明、养殖日志(比如“每年4月投苗,10月出塘,平均净利润15万/年”)。
✅ 总结:一套完整的渔塘征收补偿=土地补偿费+附着物/青苗补偿+安置补助费+停产停业损失。缺任何一项,都可能让您少拿几万到几十万!
二、为什么国有农场渔塘征收“这么复杂”?3个难点普通人搞不定!
很多朋友自己跟征收方谈判,谈着谈着就“卡壳”了——不是对方“不认账”,而是您没抓住这些“关键难点”:
难点1:土地权属“绕不清”,农场、征收方、承包人互相“踢皮球”
国有农场土地的管理权可能在农场、地方政府或国企,征收时容易出现“农场说补偿归政府,政府说归农场,承包人夹在中间”。比如:
– 某农场以“土地归国家”为由,只给附着物补偿,拒绝支付土地补偿费;
– 征收方说“您和农场签的是短期承包,到期就收回,没有补偿”。
实际上,只要您有合法承包合同,无论长短,征收时都有权获得相应补偿——这需要律师通过合同审查、权属溯源,帮您锁定责任主体。
难点2:补偿标准“不透明”,评估报告藏着“猫腻”
征收方会找评估机构出“评估报告”,但很多报告存在“低评、漏评”:
– 把“精养塘”按“荒塘”评估(精养塘有增氧、投喂系统,补偿标准比荒塘高50%以上);
– 存塘量“瞎估”(明明1万斤鱼,只评3000斤);
– 停产停业损失“直接忽略”(说“青苗补偿已经包含收益”)。
⚠️ 关键:评估机构必须由您和征收方共同选定,若对方单方面指定,您有权要求重新评估!律师会帮您审查评估资质、评估方法,用专业数据推翻“不公报告”。
难点3:程序“不合规”,错过维权时效“后悔莫及”
国有农场征收必须严格履行“公告→评估→听证→签订协议”程序,但很多征收方会“偷步”:
– 先拆渔塘后发公告(“生米煮成熟饭”);
– 不给听证机会,直接催签协议(“不签就强拆”);
– 协议里写“补偿款最终以审计为准”(为后续压价留后路)。
一旦您签了协议或错过复议/诉讼时效(一般6个月内),再想维权就难了!律师会在第一时间介入,审查程序合法性,帮您“卡住”违法征收步骤。
三、遇到这3种情况,别犹豫!立刻找专业律师
如果您在渔塘征收中遇到以下问题,说明补偿“大概率不合理”,千万别自己“硬扛”:
情况1:补偿款只有“鱼苗钱+土方费”,其他一概不认
比如王先生在江苏某国有农场承包10亩精养塘,投入20万建增氧系统,年净利润12万。征收时只给鱼苗补偿3万、土方费2万,合计5万——连成本都不够! 这种情况明显漏了土地补偿费、设施补偿、停产停业损失,律师介入后,通过审计养殖台账、评估设施价值,最终帮王先生争取到58万补偿(含土地补偿费30万、设施补偿15万、停产损失8万、安置补助5万)。
情况2:评估报告“低评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23171号-6 京ICP备160231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