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哥家的地被征了一半,剩下那半块地现在孤零零的,机器进不去,浇水也费劲,可补偿款只按面积算,这合理吗?”
最近后台收到不少类似咨询:一块田征收一半怎么补偿?和整块地征收比,会不会少拿钱?剩下那半块地受影响,能额外要补偿吗?
作为专注征地拆迁10年的北京信凯律师事务所,咱们今天就把“部分征收”这件事掰开揉碎了讲——您该拿哪些补偿?哪些“隐形权益”容易丢?怎么才能不吃亏?读完这篇文章,您心里就有谱了!
一、先搞懂:部分征收和整块征收,补偿差在哪儿?
很多农民朋友以为:“征收一半,那就按整块地补偿款的一半给,不就行了?”大错特错!
部分征收(比如10亩地征5亩)和整块征收,核心区别在于:剩余土地的价值可能“受损”。
举个简单例子:您家有一块10亩的连片稻田,靠着集体灌溉渠,机械化耕种很方便。现在政府征了靠边的5亩,剩下5亩地成了“L形”,不仅大型收割机进不去,原来的灌溉渠也被截断,得重新花钱修引水沟——这剩下的5亩地,产量和租金肯定不如以前了!
整块征收是“整体置换”,而部分征收是“分割+影响”。所以补偿绝不是“简单除以2”,而是要算两笔账:
✅ 被征收部分的补偿(和整块征收标准类似)
✅ 剩余土地的“减损补偿”(这是部分征收独有的关键!)
二、一块田征收一半,补偿到底包含哪些“硬项目”?
根据《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部分征收的补偿项目必须“全面覆盖”,一个都不能少。咱们一项项说:
1. 土地补偿费:不是给“地”,是给“土地权益”
这笔钱是给村集体的(因为土地所有权属于村集体),但最终会分给承包户(也就是您)。计算标准是“区片综合地价”——每个区县都会公布不同地类的补偿标准,比如北京顺义区耕地可能是每亩8万,大兴区可能是每亩10万,具体看当地政府文件。
注意:征收一半,就按被征收面积(比如5亩)乘以区片综合地价,这部分和整块征收算法一致。
2. 安置补助费:保障您“以后的生活”
这笔钱专门给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核心是“保障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比如您家原来靠10亩地每年收入5万,现在征了5亩,收入少了一半,安置补助费就要补这个缺口。
计算方式: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 × 每人安置补助标准。
– “需要安置的人口数”怎么定?一般按被征收土地面积除以征地前被征地单位人均耕地面积。比如您家10亩地,家里5口人,人均2亩,征5亩就是“2.5人”的安置名额(具体以当地政策为准)。
– “每人补助标准”通常是区片综合地价的1~3倍,比如区片价8万/亩,每人可能补8万~24万。
关键点:如果剩余土地不够维持生活(比如只剩5亩,家里5口人,人均1亩,收入明显下降),可以要求提高安置补助标准!
3. 青苗和地上附着物补偿:有多少赔多少,别漏了!
被征收的那半块地上,种了庄稼、蔬菜,或者有大棚、水井、果树这些“地上附着物”,都要单独补偿。
– 青苗补偿:按当季作物产值赔,比如小麦每亩补1000元,大棚蔬菜每亩补5000元(具体看当地农业农村部门的标准);
– 附着物补偿:大棚按结构(钢架、竹棚)和成新度赔,水井按深度和材质赔,果树按树龄(幼树、挂果树、盛果期树)赔,比如盛果期苹果树可能每棵补500~1000元。
提醒:这部分补偿一定要在征地前“清点登记”,您和村干部、征地工作人员一起签字确认,别等推平了才说“我还有10棵树没算”,那就麻烦了!
4. 剩余土地“减损补偿”:最容易忽略的“大头”!
这是部分征收最关键、也最容易扯皮的部分!前面举的“L形地”例子,剩余土地因为被分割导致:
– 不好耕种(形状不规则、机器进不去);
– 基础设施受损(灌溉渠、道路被截断);
– 价值降低(租金、卖地价格比连片地低)。
这些损失,法律明确规定要补偿!专业上叫“残余地损失补偿”或“间接损失补偿”。
怎么算?一般由专业评估机构评估,比如:
– 剩余土地因分割导致的“耕种成本增加”(比如原来机械化收割每亩50元,现在人工收割每亩200元,差价乘以剩余年限);
– 基础设施重建费用(比如修引水沟花2万,这部分要赔);
– 土地价值减损(比如原来连片地每亩8万,现在分割后每亩只值6万,差价2万/亩乘以剩余面积)。
案例:山东王大爷家12亩地被征6亩,剩余6亩地因道路被截断,每年多花3000元运输费,评估机构按剩余承包期15年计算,仅“运输成本增加”就赔了4.5万——这笔钱,如果您不提,政府可能不会主动给!
三、这些“隐形坑”,90%的人都容易踩!
咱们办案中发现,很多农民朋友在部分征收中吃亏,不是因为“不懂法”,而是因为“想当然”。下面这些坑,您一定要避开:
误区1:“按面积比例算就行,剩余地的事和我无关”
错! 部分征收的核心就是“剩余土地影响”。如果您只盯着被征收部分的补偿,忽略了剩余地的减损,可能少拿几十万!记住:补偿不是“割韭菜”,而是“全面填平损失”。
误区2:“政府说补多少就多少,没法争”
错! 补偿标准不是“一口价”,所有项目都必须有依据:
– 区片综合地价:当地政府必须公开,您可以去自然资源局查;
– 青苗附着物补偿:有当地农业农村部门的指导价,协商不一致可以委托第三方评估;
– 剩余土地减损:必须由专业评估机构出报告,政府单方面说“只补1万”不合理,您可以申请重新评估。
误区3:“签了协议就不能反悔,忍了吧”
错! 如果补偿协议里没写剩余土地减损补偿,或者补偿项目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23171号-6 京ICP备160231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