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种了10年的苹果树,刚到盛果期就遇到征收,说每棵只补200块,这合理吗?””土地被收了,以后全家靠啥生活?安置费到底能给多少?”——最近,我们北京信凯律师事务所接到不少果农朋友的咨询,字里行间都是对”果园征收补偿费与安置费”的焦虑。
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把这事儿聊透:补偿费包括哪些?安置费怎么算?哪些”坑”要避开?遇到问题咋维权?读完这篇文章,您心里就有底了!
一、果园征收补偿费:不止”果树钱”,这3块必须算清楚!
很多果农以为”补偿费就是给果树的钱”,这可就亏大了!根据《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果园征收补偿费主要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三块,少一样都不行!
1. 土地补偿费:不是”地价”,是”土地收益的补偿”
简单说,这块钱是补偿您因为土地被征收,未来没法再靠果园获得的收益。
– 怎么算? 一般按果园被征收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6-10倍给。比如您家果园前3年每年纯收益5万元,那土地补偿费就在30万-50万之间。
– 注意! 这笔钱不是直接给”个人”!如果土地是村集体的,补偿费归村集体,但村集体要按规定分给本村成员(比如承包土地的您);如果是您承包的荒地搞果园,且合同没到期,那您有权获得相应的土地补偿费(具体看合同约定和地方政策)。
2. 安置补助费:保障您”以后的生活”
土地是果农的”命根子”,地被收了,生活怎么办?安置补助费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
– 给谁? 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比如承包果园的您、您的家人)。
– 怎么算? 按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每人标准为果园被征收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4-6倍。比如您家需要安置2人,前3年平均年产值5万,那安置补助费就是40万-60万(2人×5万×4-6倍)。
– 重点! 如果这笔钱不足以让需要安置的人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经省级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补助费——但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果园被征收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30倍(比如前3年年产值5万,最多补150万)。
3. 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果树钱+还没收的果”
这块是果农最关心的”看得见的钱”,包括果树、大棚、水井、灌溉设施这些”地上附着物”,以及还没成熟卖掉的苹果、梨等”青苗”。
– 果树补偿:不是”一刀切”! 不同树龄、品种补偿差很多。比如:
– 幼树(刚种1-2年):可能每棵补30-100元;
– 初果期(3-5年):每棵200-500元;
– 盛果期(6年以上,产量最高):每棵500-1000元(具体看品种,苹果树可能比桃树高)。
– 青苗补偿:按”实际损失”算。 如果征收时苹果快熟了,会按市场价补偿”没卖掉的果”;如果刚开花,可能按种植成本(化肥、农药、人工)补。
– 注意! 这笔钱直接给所有者——也就是您!征收方不能以”村集体统筹”为由克扣。
二、安置费:不只是”给钱”,这3种方式要分清!
除了钱,”安置”更重要——您和家人的长远生活怎么保障?目前常见的安置方式有3种,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
1. 货币安置:一次性给钱,”自己安排”
最简单的方式:把安置补助费一次性给您,您自己拿钱养老、转行或重新创业。
– 适合谁? 年轻有劳动能力、有其他收入来源(比如家里有人打工)的果农。
– 风险! 如果没规划好,钱花完了生活可能没保障。建议拿钱前先算算:”这笔钱能覆盖多少年的开销?有没有能力再赚钱?”
2. 社保安置:交养老保险,”老了有保障”
如果您达到退休年龄(或接近退休),可以选择社保安置:征收方用安置补助费给您缴纳职工或居民养老保险,退休后每月领养老金。
– 好处! 比货币安置更稳妥,能保障基本生活。
– 注意! 要问清楚:”交的是哪种社保?每月能领多少?从什么时候开始领?”——这些都要写在安置协议里,别听口头承诺!
3. 重新安置土地:”给新地,继续种”
如果当地有条件,征收方可能会给您重新调拨一块土地(比如其他村的集体土地),让您继续搞果园。
– 适合谁? 除了种地没其他技能、就想继续务农的果农。
– 重点! 新土地的”质量”很关键:土壤肥力、灌溉条件、交通是否方便?一定要实地考察,别签了协议才发现新地是”荒坡”!
三、征收中这5个”坑”,90%的果农都踩过!
咱们果农朋友实在,征收方一说”政策就这样””不签就没钱”,很多人就慌了。别急!这些常见”坑”,您一定要避开:
坑1:”补偿标准按’耕地’算,果园不算’经济林'”
果园的产值远高于普通耕地,补偿标准也应该更高!但有些征收方为了少给钱,故意按”耕地”算(比如耕地年产值3000元/亩,果园可能1万元/亩)。
应对: 拿出您的土地承包合同、果园收益证明(比如卖果的转账记录、收购单),证明”这地是果园,不是普通耕地”!
坑2:”果树补偿按’树苗’算,盛果期树当幼树补”
这是最常见的”压价手段”!您家10年的苹果树,盛果期每年能结500斤果,征收方说”按幼树补,每棵50元”,这能合理吗?
应对: 要求征收方出示当地《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每个省/市都有明确规定),里面会细化不同树龄、品种的补偿标准。如果对方拿不出或标准过低,可以申请”第三方评估”——找有资质的评估机构按市场价评估果树价值。
坑3:”先签字,后给钱”,协议条款模糊不清
征收方催您签字时说”放心,钱少不了”,但协议里只写”补偿款待发放”,不写具体金额、支付时间、安置方式——这种协议签了等于”白签”!
应对: 记住”三不签”:金额不明确不签、支付时间不写清不签、安置方式不落实不签!所有承诺必须白纸黑字写进协议,比如”土地补偿费XX元,于2024年X月X日前支付;安置方式为社保安置,每月领取养老金XX元”。
坑4:”青苗补偿只给’成本价’,不算预期收益”
比如您种的苹果再过1个月就能卖,市场价5元/斤,亩产4000斤,预期收益2万元。征收方却说”青苗补偿只给化肥钱+人工钱,共200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23171号-6
京ICP备160231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