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咱们后台收到很多朋友咨询:“家里一个宅基地上住了两户人,现在要拆迁了,补偿款该怎么分?安置房算一套还是两户?”确实,“城镇一宅两户”征收补偿问题一直是拆迁纠纷的“重灾区”——两户可能是一家人的兄弟分户,也可能是继承后的亲戚共住,甚至还有历史原因形成的“搭户”情况。政策复杂、利益牵扯多,稍不注意就可能吃大亏。今天,信凯律师就帮您拆拆“一宅两户”征收补偿的那些事儿,让您明白自己该拿多少、怎么拿!
一、先搞懂:什么是“城镇一宅两户”?您家属于哪种情况?
“城镇一宅两户”,简单说就是一个宅基地上登记了两个独立的户口本,或实际有两户家庭长期居住。这种情况在城镇老城区、城中村特别常见,形成原因也五花八门,咱们可以分三类看:
1. 历史分户:早年“分家不分地”
比如父母和儿子成年后,虽然分了家、各自开了灶,但宅基地没分户,仍在一个房产证名下。两户都有独立户口,实际居住也分开,这种情况最常见。
2. 继承取得:父母房产由多个子女继承
父母去世后,房子由两个或多个子女继承,但宅基地没分割。比如姐姐和弟弟共同继承父母的房子,各自成家后都住在这个宅院里,形成了“一宅两户”。
3. 特殊政策原因:比如知青返城、棚改安置等
有些家庭因历史政策(如知青返城、拆迁安置等),被允许在一个宅基地上增建房屋,后来子女结婚分户,形成了两户共住一宅的情况。
关键提醒:不管您家是哪种情况,“一宅两户”能不能拿两份补偿,核心看两点——两户是否都有“合法居住权”和当地征收政策是否认可“分户补偿”。具体怎么判断?咱们往下看。
二、征收补偿中,3个核心问题决定您能拿多少!
“一宅两户”征收时,大家最关心的就是:“两户都能拿补偿吗?”“补偿款按什么分?”“安置房给一套还是两套?”信凯律师结合多年办案经验,总结出以下3个核心争议点,您一定要重点关注:
问题1:补偿资格认定——两户都能算“被征收人”吗?
很多朋友以为“一个宅基地就只能给一户补偿”,这是误解!根据《土地管理法》和《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补偿对象是“房屋所有权人”和“合法居住人”,不是单纯看“宅基地数量”。
– 如果两户都有独立户口且长期居住:比如兄弟俩早已分户,各自在一宅的不同房屋里住了10年以上,有水电费记录、村委证明等,通常两户都能算被征收人,分别获得补偿。
– 如果“第二户”是临时搭户或违规居住:比如为了多拿补偿,临时把亲戚户口迁进来,实际没居住,这种情况可能不被认可,只有原户能拿补偿。
– 继承形成的两户:只要能证明继承关系合法(如遗嘱、公证书),且两户都实际居住,一般两户都有补偿资格,但补偿款可能按继承份额分配。
问题2:补偿款怎么分?按“户”分还是按“面积”分?
补偿款的分配方式,直接决定两户能拿多少钱。通常分两种情况:
(1)货币补偿:重点看“房屋价值”和“安置补助”
– 房屋价值补偿:按被征收房屋的面积、结构、区位等评估,谁名下的房子就归谁。比如一宅两户,大哥住东屋(50平米),二弟住西屋(40平米),那这部分补偿就按各自面积算。
– 安置补助费:这是按“户”给的!如果当地政策认可“一宅两户”,两户都能拿安置补助(比如每户3万元);如果不认可,可能只给一户。
– 搬迁费、临时安置费:通常按“实际居住人口”或“户”算,两户都能主张。
(2)产权调换(换安置房):核心是“安置面积”
– 如果按“户”安置:比如当地政策规定“一户一套安置房”,那“一宅两户”可能只能分一套,但可以协商选择大户型或补差价换两套小户型。
– 如果按“人均面积”安置:比如政策规定“人均安置30平米”,两户共5口人,就能拿150平米安置房,可分一套150平或两套75平,更灵活。
信凯律师提醒:补偿款和安置房的分配,优先看“征收补偿方案”,不同城市、甚至同一城市不同片区的政策都可能不一样!比如北京朝阳区某村规定“一宅两户需满5年才能分户补偿”,而海淀区可能要求“满3年即可”,一定要仔细看当地文件!
问题3:历史遗留问题——没有房产证的“第二户”怎么办?
很多“一宅两户”是历史形成的,第二户可能没有单独的房产证或宅基地证,这时候还能拿到补偿吗?能!但需要证据!
信凯律师曾办过一个案子:北京通州区王先生家,宅基地是父亲的名字,王先生和哥哥成年后分户,各自在宅院里盖了房,但没办分户手续。拆迁时,征收方说“一个宅基地证只能给一户补偿”,哥哥急得直跳脚。我们帮王先生收集了:①分户时的村委证明(1998年分家协议);②20年来的水电费缴费记录(两户分别缴费);③邻居证言(证明两户独立居住20年)。最终通过谈判,两户都拿到了补偿,每户分得一套80平安置房。
需要收集的证据清单(建议提前准备):
✅ 分户协议、村委/居委会证明(证明分户事实)
✅ 独立的水电费、燃气费缴费记录(证明实际居住)
✅ 户口本(证明两户独立户口)
✅ 邻居证言、老照片(证明长期居住情况)
三、为什么“一宅两户”征收必须找专业律师?3个原因告诉您!
很多朋友觉得“征收补偿有政策,自己看文件就行”,但“一宅两户”情况特殊,政策模糊、地方差异大,自己硬扛很容易吃亏。信凯律师为什么建议您一定找专业律师?3个关键原因:
1. 政策“看不懂”,律师帮您“精准解读”
各地征收政策动辄几十页,里面藏着很多“暗语”:比如“合法建筑面积”“应安置人口”“分户条件”……普通人很难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23171号-6
京ICP备160231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