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自家建设地上种的300棵樱桃树,马上要被征收了,政府说一棵只补200块,这合理吗?”
“建设用地上的树和耕地上的树,补偿标准一样吗?”
“树是我爸20年前种的,现在成材了,补偿能按市场价算吗?”
最近,很多朋友遇到类似困惑:自家建设用地上的树木,因政府征收面临补偿问题,却不知道标准怎么定、钱该怎么拿。作为专注征地拆迁领域15年的北京信凯律师事务所,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讲清楚——建设用地种的树,政府征收到底怎么补偿?哪些因素影响补偿款?遇到不合理补偿该怎么办?
一、先搞懂:建设用地上的树,为什么能拿补偿?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征收土地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不仅要补偿土地本身,还要补偿地上附着物和青苗。您种在建设用地上的树,就属于”地上附着物”——这是法律明确规定的补偿范围,和”房子””围墙”一样,征收方必须给钱。
简单说:只要是合法种植、不是抢栽抢种的树,遇到征收就有权拿补偿。不管这树是您自家吃的果树,还是准备卖木材的用材树,甚至是绿化的景观树,都得按标准算钱。
二、核心问题:建设用地树木补偿,怎么算?能拿多少钱?
补偿款不是政府”拍脑袋”决定的,而是由树种、树龄、规格、用途等多个因素综合确定。具体来说,主要分这4块:
1. 树木本身价值补偿(大头!)
这是补偿的核心,不同树差价可能达10倍以上。实践中,通常会参考当地林业部门发布的”林木补偿标准”或第三方评估机构的市场评估价,主要看这3点:
(1)树种:分”经济林””用材林””景观林”,价格差很多
– 经济林(果树、茶树等):补偿最高,因为能持续产生收益。比如5年生的苹果树,北京地区补偿标准一般在800-1500元/棵;10年生的樱桃树,市场好的情况下能到2000-3000元/棵。
– 用材林(杨树、柳树、松树等):按木材体积和市场价格算,比如直径20cm的杨树,每棵补偿约300-600元;直径30cm以上的,能到800-1200元。
– 景观林(雪松、银杏、桂花等):看”观赏价值”,比如胸径15cm的雪松,一棵可能补1000-2000元;名贵树种(如罗汉松、红豆杉)需单独评估,补偿可能上万元。
(2)树龄和规格:”越老越值钱”有一定道理
树苗、幼树、成材树补偿梯度明显。比如桃树:
– 1年生幼苗:50-100元/棵
– 3年生初果期:300-500元/棵
– 5年生盛果期:800-1200元/棵(还会考虑未来3-5年的预期收益)
(3)种植密度:不是”种得越多补得越多”
如果种植密度远超合理范围(比如每亩地种了500棵苹果树,正常密度是40-60棵),超出部分可能不补偿——这是为了防止”抢栽抢种”套取补偿款。
2. 建设用地土地补偿(别忽略!)
树木长在建设用地上,土地本身也有补偿。根据《土地管理法》,建设用地征收补偿标准参考周边土地市场价,比如北京近郊的建设用地,补偿标准可能每亩几万到几十万不等(具体看区位和规划用途)。
这笔钱和树木补偿是分开算的,很多朋友只盯着树,忘了土地补偿,导致总补偿款”缩水”。
3. 安置补助费(符合条件才能拿)
如果您的建设用地是”家庭承包经营用地”,且您以种树为主要收入来源,还可能拿到安置补助费。标准通常是土地补偿费的一定比例(比如30%-50%),具体看当地政策。
4. 其他合理损失补偿(”看不见”的钱也要算)
比如:
– 搬迁费:如果树木需要移栽,产生的运输费、人工费;
– 停产停业损失:如果您的树苗是用于经营的苗圃,因征收导致的经营损失(需提供营业执照、纳税证明等);
– 误工费:处理征收事宜耽误的务工损失(按当地平均工资算)。
三、警惕!这3种”补偿陷阱”,90%的人都踩过坑
实践中,征收方为了压低成本,常会用这些”套路”,您一定要擦亮眼:
陷阱1:”按棵补”不分树种,全给一个价
比如不管您种的是樱桃树还是杨树,统一说”一棵补200块”。这明显违反”公平补偿”原则——樱桃树是经济林,价值远高于普通用材树,必须按树种单独评估。
信凯提醒:要求征收方出示当地林业部门发布的最新林木补偿标准,没有文件就别签字!
陷阱2:”树苗不算成材树”,只给几十块钱
有些征收方会说”您的树还没长大,只能按苗补”,但事实上:
– 果树从栽种到结果需要3-5年,这期间的”培育成本”(肥料、人工、土地租金)都应该补偿;
– 用材树的”幼树”也有生长价值,不能只算”苗钱”。
信凯案例:河北廊坊王先生种的200棵3年生核桃树,征收方初评按”苗”补50元/棵,共1万元。信凯律师介入后,提供购买树苗发票、施肥记录,证明”培育成本已超2万元”,最终按”初果期果树”争取到800元/棵,总补偿16万元。
陷阱3:”先砍树后谈补偿”,逼您低价签字
法律规定:”应当先补偿、后搬迁”。如果征收方说”先把树砍了,钱后面给”,千万别同意!一旦树砍了,证据没了,后续维权会非常被动。
信凯提醒:补偿没谈拢、钱没到账前,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让砍树、毁地!
四、补偿不合理怎么办?3步维权,信凯帮您拿回应得的钱
如果您觉得补偿标准低、评估不公,别慌,按这3步走:
第1步:收集证据,”让数据说话”
– 树木证据:拍清树种、树龄(可找林业站鉴定)、种植密度照片/视频;保留购买树苗发票、施肥记录、卖木材/水果的流水(证明收益);
– 土地证据:土地承包合同、建设用地使用权证;
– 征收文件:征收公告、补偿安置方案(张贴的照片也行)。
第2步:申请复核,别错过”黄金30天”
收到评估报告后,如果对结果不满意,10日内向评估机构申请复核;对复核结果仍有异议,10日内向当地评估专家委员会申请鉴定。
这是法律给的”救济机会”,千万别拖!一旦过期,后续维权会更难。
第3步:专业律师介入,让补偿”翻倍”不是梦
如果复核、鉴定后补偿仍不合理,就要靠法律武器了。但征地拆迁官司涉及土地管理法、评估准则、行政诉讼程序,普通人很难掌握——这时,专业律师的作用就凸显了:
信凯律所能帮您做什么?
✅ 精准评估补偿标准:15年征地拆迁经验,熟悉全国300+地区林木补偿政策,帮您算出”应得多少钱”;
✅ 推翻不合理评估:团队有注册评估师、前法官,能从评估机构资质、评估方法、参数选取等角度,找出报告”漏洞”;
✅ 全程谈判代理:避免您和征收方”硬碰硬”,用法律依据和专业谈判技巧,帮您争取合理补偿;
✅ 诉讼维权兜底:如果谈判不成,直接启动行政诉讼,用判决保障您的权益。
信凯成功案例(部分)
– 北京通州李女士:1.2亩建设地上种800棵葡萄树,征收方初评补偿32万元,信凯律师介入后,通过重新评估、主张”预期收益损失”,最终拿到86万元补偿;
– 山东济南张先生:300棵10年生杨树,征收方按”用材林”补300元/棵,信凯律师证明”其中50棵已达到景观木标准”,单棵补偿提升至1500元,总补偿从9万增至21万;
– 江苏苏州王先生:苗圃被征收,征收方只补”树苗钱”,信凯律师通过主张”停产停业损失+土地增值收益”,最终补偿从28万增至67万。
五、最后想说:您的树,值得被公平对待
建设用地上的每一棵树,都承载着您的时间和心血——可能是父亲年轻时种下的希望,可能是您创业的起点,也可能是家庭收入的来源。遇到征收时,这些”无声的付出”理应得到公平补偿。
如果您正面临: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23171号-6 京ICP备160231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