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我们这片区十年前刚拆迁过,现在又说地铁规划要再次征收,这补偿标准还能按第一次来吗?会不会越拆越少?”最近,北京信凯律师事务所的接待室里,朝阳区的李女士焦急地咨询着。像李女士这样面临“十年内再次征收”问题的朋友不在少数——城市更新提速、规划调整频繁,同一区域短期内二次甚至三次征收的情况逐渐增多。但您知道吗?十年内再次征收的补偿标准,和首次征收有着本质区别,稍不注意就可能少拿几十万补偿款。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讲透这个问题,帮您守住应得的权益。
一、先搞懂:什么是“十年内再次征收”?
所谓“十年内再次征收”,指的是同一土地或房屋,在第一次征收补偿完成后十年内,因新的公共利益需要,被再次纳入征收范围的情况。比如:
– 第一次是2015年棚户区改造,您家老房被拆,2023年因新修地铁,安置房小区又面临征收;
– 第一次是2018年道路拓宽,部分土地被征,2025年因学校扩建,剩余土地再次被征。
这里要划个重点:“十年内”是时间节点,但核心不是“时间长短”,而是“征收性质”。无论是三年还是八年,只要符合“再次征收”,就不能简单套用第一次的补偿标准——这是法律对被征收人权益的基本保障。
二、核心问题:十年内再次征收,补偿标准到底怎么算?
很多朋友会想:“十年前拆的时候是每平米3万,这次是不是按3万补?”或者“第一次拿了100万,这次是不是再加50万?”这些都是误区! 十年内再次征收的补偿标准,必须遵循“三个重新”原则:
1. 重新评估时点价值:不看“旧账”,看“当下”
补偿款的核心是“房屋价值”,而房屋价值随市场波动——十年前北京均价3万/平,现在可能6万/平,如果还按十年前的标准补,您能答应?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九条:“对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补偿,不得低于房屋征收决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 关键是“征收决定公告之日”!也就是说,第二次征收时,要以新公告发布时的市场价为基准重新评估,和第一次征收的价格无关。
举个栗子:
张先生2013年海淀老房被征收,当时评估价3.5万/平,拿了350万补偿款。2023年因科技园区建设,其安置房再次被征收,新公告发布时周边房价已达7万/平,那么第二次补偿就应按7万/平计算,而非3.5万/平。
2. 重新核定补偿范围:该补的“一分不能少”
除了房屋价值,补偿还包括多项内容,第二次征收时,这些项目需要“重新打包计算”:
– 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如果第一次征收后,您在剩余土地上新建了仓库、种植了果树,这些要按现状重新评估;
– 搬迁、临时安置费:第二次搬迁同样会产生租房费、搬家费,标准按当地最新政策执行(比如北京2023年临时安置费已从每月3000元提高到4500元);
– 停产停业损失补偿:如果房屋用于经营(如出租、开店),需提供营业执照、纳税证明等,按实际损失计算;
– 补助和奖励:部分地方对按时签约的被征收人有奖励(如签约奖、搬迁奖),第二次征收时符合条件的同样可以享受。
提醒:很多征收方会“偷换概念”,说“第一次补过搬迁费了,这次不再补”,这是违法的!每次征收都是独立的法律行为,补偿范围必须重新核定。
3. 重新适用政策法规:看“新规”还是“旧规”?
有人问:“十年前征收用的是2011年的政策,现在有新政策了,按哪个?”答案是——从新兼从高!
– 如果第二次征收时出台了更有利于被征收人的新政策(如提高了补偿比例、增加了补助项目),适用新政策;
– 如果旧政策标准更高,则适用对您更有利的旧政策。
比如上海2020年新规明确“历史遗留房屋可按面积上浮20%补偿”,若您家房子属于此类,即使第一次征收时没这项,第二次也可按新规主张。
三、避开3大误区!别让“不懂”害了您
信凯律师团队在办案中发现,90%的被征收人因陷入误区,导致补偿款缩水。看看您有没有中招:
误区一:“两次征收间隔短,补偿肯定低”
真相:间隔短反而可能“补得更多”!因为短期内区域发展快(如通了地铁、建了商圈),房价涨幅大,重新评估时价值更高。我们2022年接过一个案例:客户2016年通州房屋被征收,补偿4万/平,2022年因副中心建设再次征收,房价已涨到8万/平,最终帮客户拿到翻倍的补偿。
误区二:“第一次签了协议,第二次只能按协议来”
真相:两次征收是独立的法律关系!第一次协议只针对第一次征收的房屋和土地,第二次征收是对“新标的”(如安置房、剩余土地)的补偿,不能受第一次协议约束。征收方说“之前协议写了‘后续征收不再补偿’”?这种条款大概率违法,可申请撤销。
误区三:“征收方说‘标准统一’,没法谈”
真相:“统一标准”不等于“固定标准”!法律允许在政策范围内协商补偿方式(货币补偿或产权调换)、补偿金额。我们曾帮丰台区的王女士协商,在统一评估价基础上,通过提供房屋老旧证明、特殊家庭情况材料,最终多争取到28万困难补助。
四、为什么需要专业律师?3大“坑”信凯帮您避开
十年内再次征收的补偿计算,比首次征收复杂10倍——涉及两次政策对比、跨年度价值评估、证据链衔接……稍有不慎就可能掉进坑里。信凯律所作为深耕征地拆迁15年的专业团队,总结出3大必须律师介入的理由:
1. 政策复杂,普通人“看不懂”
各地补偿政策差异大(如北京城六区和郊区的补助标准不同),且十年间可能经历多次修订。信凯律师团队配备政策研究小组,实时更新全国300+城市拆迁政策,能快速锁定“对您最有利的条款”,避免您因信息差吃亏。
2. 评估报告“猫腻多”,律师帮您“挑刺”
评估报告是补偿的核心依据,但常有评估机构“低评漏评”:
– 用“周边偏远小区”价代替“核心小区”价;
– 忽略房屋装修、附属设施(如中央空调、地下室)价值;
– 对经营性房屋“按住宅标准”评估。
信凯律所拥有资深评估师顾问团队,能从评估方法、参数选取、参照案例等维度审查报告,2023年就帮朝阳区的刘女士指出评估报告中“参照案例距离超3公里”的违规点,迫使重新评估,补偿款从120万涨到185万。
3. 谈判对手“太强势”,律师当您的“盾牌”
征收方往往有专业法务团队,普通人谈判时容易被“带节奏”:
– “不签就降低补偿”“再拖奖励取消”等威胁话术;
– 用“政策规定”当借口,回避协商空间。
信凯律师采取“证据固定+法律施压+协商谈判”三维策略:先收集征收程序违法证据(如未公示评估报告、听证程序缺失),再通过律师函、行政复议等手段施压,最后坐到谈判桌前为您争取最大权益。2021年,我们为海淀区的12户二次征收家庭集体维权,通过指出征收方“未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程序违法,最终让每户多拿到平均35万补偿。
五、信凯实力:15年专注征地拆迁,2000+家庭的选择
“找信凯之前,我们以为只能拿80万,没想到最后要到了150万!”这是通州张先生送锦旗时说的话。15年来,信凯律所始终聚焦征地拆迁领域,累计帮助2000+家庭争取到合理补偿,其中二次征收案件胜诉率达92%。
我们的优势,您看得见:
– 团队专业:由前法官、资深拆迁律师、评估师组成,人均办案经验10年+;
– 全程透明:收费公开、进度实时反馈,不成功不收律师费;
– 地域覆盖:在北京、上海、天津等20+城市设有服务点,熟悉各地政策。
如果您正面临十年内再次征收的困惑,别犹豫——早一天咨询,就多一分争取合理补偿的机会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23171号-6 京ICP备160231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