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有块地,形状不规则,在村子最边上,平时就种点菜,这次征收被划成了‘边角地’,听说补偿款比正常地低不少,这合理吗?”
最近,不少朋友向信凯律所咨询类似问题。提到“边角地”,大家第一反应可能是“地偏、量小、不值钱”,补偿款自然“低人一等”。但作为专注征地拆迁维权10余年的专业团队,我们想告诉您:边角地的补偿款,不该因“边角”二字被“打折”! 今天咱们就聊聊,边角地征收到底该怎么补,遇到不合理补偿时,您又该如何守住自己的权益。
一、什么是“边角地”?为什么大家总担心补偿低?
先搞清楚,什么是“边角地”?简单说,它是指形状不规则、位置相对偏僻、与主体地块分离的零散土地。比如村子最角落的三角形地块、紧邻沟渠的窄条地、被主要道路分割出来的“小碎片”等。这类地可能面积不大(几分到几亩不等),用途也多是种植蔬菜、果树,甚至闲置,所以容易被大家觉得“价值不高”。
但“价值不高”≠“补偿该低”。实践中,征收方常以这些理由压低边角地补偿:
– “地太偏,没啥用”:强调位置偏远,难以规模化利用;
– “量太小,评估麻烦”:以面积零散为由,按“残余价值”粗略估算;
– “别人都这么补”:用周边个别案例做“标准”,暗示您“别太较真”。
听起来是不是挺熟悉?但信凯律师要提醒您:土地补偿的核心是“权益价值”,而非“位置便利度”或“面积大小”。边角地再“边”,也是您合法承包或使用的土地,依法享有公平补偿的权利!
二、法律怎么说:边角地补偿,该不该“打折”?
很多朋友担心“边角地补偿低”,本质是怕“法律不保护”。但咱们翻开《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会发现:法律从未规定“边角地可降低补偿标准”!
1. 补偿原则:公平、合理,是底线!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八条明确规定:“征收土地应当给予公平、合理的补偿,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
这里的“公平、合理”,针对的是所有被征收土地,不管它是成片良田还是边角零散地。边角地可能因位置、形状影响“市场开发价值”,但对农民来说,它可能是重要的菜园、果园,甚至是家庭收入的补充来源。补偿时必须考虑实际用途、产出效益、当地土地市场价格,不能简单贴个“边角”标签就压价。
2. 补偿范围:该有的一分不能少!
边角地的补偿款,和普通土地一样,包含这几部分:
– 土地补偿费:按该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6-10倍计算(具体倍数看各省规定);
– 安置补助费: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当地人均耕地标准×前三年平均产值(每公顷最高不超过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15倍);
– 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比如种的蔬菜、果树,建的简易棚、水井等,按实际价值评估补偿;
– 社会保障费用: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应纳入社保体系,保障长远生活。
举个例子:河北的张大爷有块0.8亩的边角地,种苹果树10年,每年能卖1.5万元。征收时,如果只按“荒地”标准补土地补偿费,显然不合理——必须考虑苹果树的收益(地上附着物)、土地的农业产出价值,这才是“公平补偿”。
三、警惕!边角地征收中,这4个“坑”最容易踩
信凯律师办理过大量边角地补偿案件,发现征收方常用的“压价套路”主要有这些,您一定要擦亮眼:
⚠️ 坑1:按“残余价值”评估,忽略实际用途
比如把您种蔬菜的边角地,按“无法机械化耕作”的“残余地”评估,单价远低于正常耕地。但《土地管理法》明确要求按“原用途”补偿,您种了多少年菜,就该按耕地的标准算!
⚠️ 坑2:以“面积小”为由,拒绝单独评估
有些征收方会说:“你这地才0.3亩,评估费都比补偿款高,直接按最低标准补吧。” 这是违法的!《评估办法》规定,所有被征收土地都必须独立评估,面积小不能成为“省流程、压价格”的借口。
⚠️ 坑3:混淆“地类”,套用低补偿标准
比如您的边角地虽然是“承包地”,但被征收方认定为“荒地”“未利用地”,补偿标准直接降一半。这时您要拿出土地承包合同、土地确权证,证明土地性质——证书上写的是“耕地”,就必须按耕地补!
⚠️ 坑4:用“打包协议”模糊边角地补偿
有些地方搞“整村征收”,把边角地和主体地块“打包”签协议,只写“总补偿款”,不列明细。您可能根本不知道边角地补了多少,稀里糊涂就签了字。记住:每一块地的补偿都必须单独列明,签协议前一定要看清细节!
四、想拿合理补偿?这3步您得走对
边角地补偿维权,关键在“证据+专业”。信凯律师帮您总结了3步实操建议,遇到问题时照着做,少走弯路:
✅ 第一步:先“确权”,把土地“身份”坐实
补偿前,务必确认:
– 土地是不是您的?有没有《土地承包经营权证》《林权证》或宅基地使用权证?
– 证书上的“地类”“面积”“四至界限”和实际是否一致?
– 如果没有证书,有没有村集体出具的证明、多年的承包合同、税费缴纳记录?
这些是证明您土地权益的“铁证”,征收方想压价,首先得过“证据关”。
✅ 第二步:盯“评估”,不合理的报告敢说“不”
评估报告是补偿款的“定价依据”,但不是“圣旨”。收到评估报告后,重点查:
– 评估机构资质:有没有当地自然资源部门备案?是不是征收方单方面委托的?(您有权参与选择评估机构!)
– 评估方法:是不是按“市场比较法”“收益还原法”等法定方法?有没有简单按“成本法”压价?
– 细节是否遗漏:地上附着物(如果树、水井)、青苗(当季作物)有没有算进去?
如果发现评估价明显低于周边类似土地补偿标准,别签字! 及时申请复核,必要时申请专家鉴定。
✅ 第三步:遇“扯皮”,及时找专业律师介入
很多朋友遇到征收方“打太极”(比如“政策就是这么定的”“别人都签了就你事多”),要么忍气吞声,要么盲目争吵,结果耽误了维权时机。
信凯律师提醒您:征地拆迁是“法律战”,不是“口水仗”。从协商到诉讼,每个环节都有法定期限和程序要求。比如:
– 对补偿方案有异议,要在公告期内提出书面意见;
– 申请行政复议的期限是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
– 提起行政诉讼的期限是6个月内(特殊情况下15日)。
一旦错过期限,可能彻底失去维权机会。专业律师能帮您:
– 梳理证据链,找出征收方的程序违法点(比如未公示、未听证);
– 制定个性化维权方案(协商、复议、诉讼多管齐下);
– 替您与征收方谈判,避免您“单打独斗”被忽悠。
五、信凯律师帮您忙:边角地补偿,我们这样争取权益
作为北京专注征地拆迁维权的专业律所,信凯团队10年来帮上千位被征地农民争取到合理补偿,其中边角地补偿案件占比超30%。我们深知:每一分土地补偿,都关乎农民的“活命钱”“养老钱”,绝不能让“边角”成了权益的“盲区”!
🌟 我们的优势:
– 经验丰富:团队律师深耕征地拆迁领域,熟悉全国30多个省份的土地补偿政策,能快速判断您案件的“突破口”;
– 证据为王:配备专业评估师、测绘师协作团队,帮您精准核算土地价值,让征收方无法“压价”;
– 全程跟进:从咨询到结案,一对一服务,定期反馈进展,让您随时了解案件动态;
– 风险代理:部分案件可实行“胜诉后收费”,让您维权“零成本”。
📜 成功案例:
去年,山东潍坊的王阿姨遇到边角地征收问题:她有块0.5亩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23171号-6 京ICP备160231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