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9日,北京市信凯律师事务所举办2025年第9期(总第55期)信凯学苑专题培训。本次培训的主题为《拥抱新媒体–律师IP账号经验分享会》,由吴强、马环宇、刘兴盛、赵丹律师主讲,新媒体部陈佳驰主持。
在互联网深度融入生活的当下,新媒体已成为律师拓展业务、传播法律知识、树立专业形象的重要渠道。本次分享会四位主讲律师基于自身实践经验从不同角度展开分享。
吴强律师以《如何运用新媒体变现百万律师费》为主题,结合自身通过新媒体渠道获得案件的经历展开分享。他表示,律师做新媒体的核心在于“敢于露脸、勇于自我展示”,通过真人出镜建立信任基础;同时需要精准选择赛道,以“长期主义”的心态沉淀短视频内容,避免急功近利。他强调,“内容优质+AI助力”是打造个人IP的双引擎——既要输出专业价值,也要善用技术工具提升效率。
马环宇律师围绕“如何让客户更了解律师”展开分享,他提出,律师可通过镜头展示职业形象、专业领域及擅长业务方向,在运营新媒体账号时:一要持续积累经验,向资深律师学习并勇于尝试新领域;二要明确自媒体定位,以“有趣、有料、有用”的内容吸引客户,同时在做热点话题类的视频内容时需严守法律与行业规范。
刘兴盛律师谈到新媒体时代律师个人IP已成为行业趋势,唯有拥抱变化才能抢占先机。他建议:以真实、专业的内容输出建立信任,增强用户黏性;通过高清画质营造专业视觉体验,结合平台推流算法逻辑优化内容结构,使短视频既能以强吸引力触发用户兴趣,又能承载深度法律知识的传播价值。
此外,他倡导律师通过短视频平台开展公益普法,以“公益之心+正能量导向”践行律师职业的使命。律师在打造个人IP时要善用AI工具塑造“数字身份”,在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同时,以“稳定更新 + 持续优化”实现长期运营。
赵丹律师围绕婚姻家事领域,分享了从赛道定位到商业变现的全链条运营经验。她提出以“法律专业支持者+情感需求倾听者”的双重身份构建IP内核,婚姻家事案件中当事人往往面临法律关系与情感关系的双重困境,在沟通过程中首先要注意倾听客户的需求,其次通过将法律条文场景化和情感需求深度融合的表达方式,实现从单一的“法律解答”向“全程情感陪伴”的服务升级,重塑婚姻家事法律服务价值。
在新媒体与法律服务深度链接的当下,信凯律所始终保持开放、融合、创新,通过信凯学苑等平台搭建知识共享桥梁,助力律师以专业为内核、以新媒体为载体,在数字化浪潮中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双重突破。
声明
本文章的内容、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北京市信凯律师事务所的法律意见,若按照本文内容或观点作出的任何行为及因此造成的后果由行为人自行负责。本文章、图片如有作者来源标记有误或涉及侵权,请相关权利人友情提醒,我们将及时删除。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23171号-6 京ICP备160231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