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要拆了,补偿款却只够买同地段一半面积的新房,这合理吗?”“村里说土地征收,公告都没贴全,就让签字,不签就‘断水断电’,怎么办?”在四川,随着城镇化加速,征地拆迁项目越来越多,四川省征收补偿条例案件 也成了老百姓最关心的法律问题之一。从成都平原到川南丘陵,从攀西高原到川东北片区,每天都有人因为补偿标准、征收程序、安置方式等问题和征收方“掰手腕”。
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聊聊四川征收补偿那些事儿——您有哪些合法权益?遇到纠纷该怎么办?为什么专业律师能让您的补偿“多拿几十万”?信凯律所深耕四川征地拆迁领域8年,处理过300多起四川征收补偿纠纷案件,今天就结合真实案例,给您说透这里面的“门道”。
一、四川省征收补偿条例的核心要点:这些“硬规矩”,征收方不能违反!
先明确一点:四川的征地拆迁不是“征收方说多少就是多少”,而是必须严格遵守《四川省征收补偿条例》(2020年修订版)。这是咱们老百姓维权的“尚方宝剑”,里面有几个关键内容,您必须记牢:
1. 补偿范围:“直接损失+合理间接损失”,一个都不能少
条例第21条明确规定,征收补偿包括5大块:
✅ 被征收房屋价值:按征收公告发布之日的市场价格算,不是征收方随便定的“成本价”;
✅ 搬迁、临时安置费:搬家要花钱,租房过渡也要花钱,这部分得按实际标准给;
✅ 停产停业损失:如果是商铺、厂房,因拆迁停业了,得赔利润损失和员工工资等;
✅ 补助和奖励:比如按时搬迁有奖励,但奖励不能“变相克扣”基础补偿;
✅ 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院子里的树、地里的庄稼,都得按标准赔。
信凯提醒:很多征收方会“漏算”停产停业损失或临时安置费,比如只给3个月过渡费,实际您却要找1年房子——这就是违法!
2. 补偿标准:“市场价”是底线,“一刀切”是违法
条例第12条强调:被征收房屋价值,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按照市场评估价确定。简单说,您家房子在市场上能卖多少钱,补偿就该按这个标准来。
但现实中,常有征收方拿“政府指导价”“片区统一价”当借口,比如成都市区房子每平米2万,却只按1.2万补偿——这就是典型的“压价”。去年信凯接手的成都武侯区征收补偿案件中,李女士的临街商铺被按“住宅标准”补偿,差了80多万。我们通过调取周边商铺交易数据、重新委托评估,最终帮她争取到市场价补偿。
3. 程序正义:“先补偿后搬迁”,少一步都不行
征收不是“想拆就拆”,必须走完5步法定程序:
① 拟征收公告:告诉老百姓“哪里要拆、拆多少、为什么拆”;
② 补偿登记:您得去登记房屋权属、面积等信息,不登记可能拿不到补偿;
③ 补偿方案公示+听证:征收方要公布补偿方案,如果多数老百姓不满意,得组织听证会修改;
④ 签订补偿协议:双方协商一致后签书面协议,协议里必须写明补偿方式、金额、支付时间等;
⑤ 先补偿后搬迁:没拿到补偿款(或安置房),征收方不能强制拆房。
信凯提醒:如果征收方“先拆后补”“不公告就拆”,或者逼您签“空白协议”,直接违法!咱们南充的王先生就遇到过,征收方拿着“签字就给奖励”的空白协议催签,我们介入后立即发律师函阻止,最终帮他把补偿款提高了40%。
二、四川征收补偿案件常见痛点:这些问题,您是不是也遇到了?
处理了这么多四川省征地拆迁案件,我们发现老百姓最常踩“坑”的有4类问题,看看您有没有中招:
1. 补偿金额“缩水”:市场价变“成本价”,越算越亏
这是最常见的问题。比如绵阳某村的张大爷,宅基地上的300平米房屋被征收,征收方按“砖混结构650元/平米”算,只给19.5万。但同村人后来在镇上买房,每平米都要3500元——补偿款连一半房款都不够。
信凯拆招:这种情况下,咱们要申请复核评估。如果原评估机构不配合,可向法院申请另行委托评估。我们帮张大爷重新评估后,房屋价值涨到58万,加上其他补偿,总共拿到76万,比初始方案多了56万。
2. 程序“暗箱操作”:公告没看见,房子就要拆
不少老百姓反映:“直到有人上门量房,我才知道要拆迁。”这就是典型的程序违法。条例规定,拟征收公告要在村委会公示栏贴满30天,还要通过政府网站、报纸等渠道公开——没看到公告?可能是征收方“故意省略”了。
信凯拆招:遇到这种情况,立即向当地自然资源局申请政府信息公开,要求查看征收文件、公告、评估报告等。如果征收方拿不出证据,整个征收行为可能被认定为违法。去年我们在德阳处理的案件中,就因征收方无法提供公告照片,最终帮当事人争取到协商补偿的机会。
3. “逼签”手段层出不穷:断水断电、威胁恐吓,怎么办?
“不签字就停水停电”“再不签,房子‘不小心’就拆了”——这是部分征收方的“软暴力”手段。但条例第43条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采取中断供水、供热、供气、供电和道路通行等方式非法迫使被征收人搬迁。
信凯拆招:遇到逼签,第一时间录音录像保留证据,然后报警(即使警察不处理,出警记录也是证据),同时向当地住建部门、纪委监委投诉。我们帮自贡的刘女士处理案件时,就是用断水断电的视频证据,迫使征收方坐回谈判桌,最终补偿款从30万涨到55万。
4. 安置房“画大饼”:位置偏远、质量差,住了更糟心
有些征收方承诺“给安置房”,但交房时却发现:房子在郊区,上班要2小时;墙体开裂,没通燃气;甚至产权证办不下来。条例规定,安置房要符合“区位合理、质量合格” 标准,还得明确交房时间和产权办理责任。
信凯拆招:签补偿协议前,一定要把安置房的位置、面积、交房时间、违约责任写清楚。如果征收方违约,可起诉要求履行协议或赔偿损失。我们帮泸州某小区20户业主维权,就是因为安置房逾期2年没交,最终帮每人争取到5万元违约金。
三、为什么四川省征收补偿条例案件,必须找专业律师?
可能有朋友会说:“我自己去谈不行吗?找律师是不是要花很多钱?”咱们实话实说:征地拆迁案件,普通人自己去谈,90%会吃亏。为什么?
1. 法律细节“藏得深”:您看到的“合理”,可能是“陷阱”
征收方有专门的法务团队,他们熟谙条例中的“模糊地带”,比如用“奖励”代替“基础补偿”,用“产权调换”规避“市场价评估”。普通人没学过法律,很难识别这些“文字游戏”。
信凯律师处理四川征地拆迁案件时,会先做“3步审查”:
① 查征收程序是否合法(公告、登记、听证有没有漏);
② 查评估报告是否违规(评估机构有没有资质、评估方法对不对);
③ 查补偿协议是否公平(有没有“霸王条款”、补偿项是否齐全)。
去年在宜宾,我们就发现评估机构用“成本法”评估商铺(应按“收益法”),仅这一项就帮当事人多要了60万。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23171号-6 京ICP备160231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