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上海的朋友来问:“我家是成套房,现在要征收,补偿是按套内面积算还是建筑面积啊?套内面积能给补偿吗?”这个问题确实关系到咱们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毕竟房子是咱安身立命的根本,补偿多一分少一分,直接影响未来的生活质量。今天咱们就结合上海本地的征收政策,好好聊聊“成套房征收中套内面积补偿”那些事儿,帮您把这笔“糊涂账”算明白。
一、什么是“成套房征收”?您家房子属于这种情况吗?
先明确一个概念:什么是“成套房”?
简单说,成套房就是咱们平时住的“单元房”,有独立的厨房、卫生间,上下水、燃气、电等设施齐全,结构完整,不是那种“筒子楼”“合租房”里需要共用厨卫的房子。在上海,上世纪90年代后建的商品住宅、售后公房,大部分都属于成套房。
而“成套房征收”,就是政府因公共利益需要(比如修地铁、建学校、旧区改造等),对这类成套的国有土地上房屋进行依法征收,并给予被征收人补偿。这时候,补偿怎么算、按什么面积算,就成了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二、上海成套房征收:套内面积到底有没有补偿?
核心结论:套内面积肯定有补偿,但不是“单独按套内面积算钱”,而是包含在“建筑面积”里,通过评估单价体现价值。
咱们拆开细说:
1. 上海征收补偿的“面积基数”:是“建筑面积”,不是“套内面积”
根据《上海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细则》(简称“上海征收细则”),征收补偿的核心计算公式是:
补偿总额 = 评估单价 × 被征收房屋建筑面积 + 其他补偿(如搬迁费、临时安置费等)
这里的“建筑面积”,包括“套内面积”和“公摊面积”两部分(建筑面积=套内面积+公摊面积)。也就是说,上海征收补偿是以“建筑面积”为统一计算基数的,不会单独只给套内面积补偿,也不会“只算公摊不算套内”——套内面积作为建筑面积的重要组成部分,天然就包含在补偿范围内了。
2. 套内面积如何“影响”补偿?看评估单价里的“玄机”
既然按建筑面积算,那套内面积的大小还重要吗?太重要了! 因为评估单价不是“一刀切”的,会充分考虑套内面积对房屋价值的影响。
举个例子:同样地段、同样楼龄的两套成套房,A套房建筑面积100㎡(套内80㎡,公摊20㎡),B套房建筑面积100㎡(套内70㎡,公摊30㎡)。虽然建筑面积相同,但A套房套内面积更大、实际使用率更高,评估时单价可能会比B套房高5%-10%。为什么?因为评估机构会考虑“房屋实际使用价值”——套内面积越大,房子越“实用”,市场价值自然更高。
所以,套内面积的价值,是通过“拉高评估单价”来体现的,而不是单独给一笔“套内面积补偿款”。这就像买水果,同样是一箱苹果,大苹果占比多的箱子,整体价格肯定更高——不会单独给大苹果算钱,但箱子总价已经包含了“大苹果更多”的价值。
三、实践中,这些“坑”您得避开!套内面积补偿常见误区
很多朋友因为不懂政策,容易在套内面积补偿上“吃亏”,咱们总结了3个最常见的误区,您一定要警惕:
误区1:“征收方说套内面积不算补偿,只给建筑面积钱”
真相:这是错误的! 如前文所说,套内面积是建筑面积的一部分,给建筑面积补偿就必然包含套内面积。如果征收方这么说,要么是政策没讲清,要么是想“浑水摸鱼”,少给您算补偿。
误区2:“公摊面积太大,套内面积‘缩水’,补偿却按‘虚大’的建筑面积算”
比如有些老房子,公摊比例高达30%,套内面积只有70%,但征收时按100%建筑面积算,您会觉得“亏了公摊的钱”。但要注意:公摊面积也是您房屋产权的一部分(比如楼梯、电梯间属于全体业主共有),征收时同样需要补偿。真正要警惕的是“公摊面积虚报”——比如房产证上公摊20㎡,征收方却按25㎡算,这就需要您核对房产证原始数据。
误区3:“评估报告里没写套内面积,不知道单价是否合理”
正规评估报告必须明确“房屋基本情况”,包括建筑面积、套内面积、公摊面积、评估单价、总价等。如果您的评估报告里没有套内面积数据,或者单价明显低于同地段类似房屋(比如隔壁小区同户型套内面积80㎡的房子单价6万,您家套内75㎡却只给5.2万),就要怀疑评估是否公平了。
四、为什么专业律师是您征收路上的“定心丸”?
看到这里您可能说:“道理我懂了,但评估报告一堆数据,征收方说的政策我又记不住,怎么知道补偿合不合理?”这就是专业律师的价值——帮您把“专业术语”变成“实实在在的补偿款”。
1. 政策复杂,普通人很难“吃透”
上海征收政策除了《上海征收细则》,还有各区县的“操作口径”、不同项目的“补偿方案”,比如“旧区改造”和“市政征收”的补偿标准可能不同;“居住房屋”和“非居住房屋”的计算方式也有差异。普通人没时间研究这些,但律师天天和这些政策打交道,一眼就能看出“哪里能争取更多补偿”。
2. 评估环节“猫腻多”,需要专业“挑错”
评估单价怎么定?是不是参考了周边市场价?套内面积占比是否影响单价?这些都需要律师调取评估机构的“评估方法说明”“可比案例”,逐项核对。比如我们之前办过一个案子:上海杨浦区的王阿姨,成套房建筑面积85㎡,套内65㎡,评估单价5.5万/㎡。我们律师调取评估报告后发现,评估机构选的“可比案例”都是“商住房”,单价远低于王阿姨的“纯住宅”,经过重新评估,单价提高到6.2万/㎡,总补偿多了59.5万。
3. 程序违法,补偿可能“翻倍”
征收不是“想征就征”,必须履行“调查登记、拟定方案、征求意见、风险评估、补偿决定”等法定程序。如果征收方没公示补偿方案、没给您合理期限选补偿方式,甚至“先拆后征”,这些程序违法都可能让您的补偿“水涨船高”。而普通人很难发现这些“程序漏洞”,律师却能精准抓住。
五、信凯拆迁律师团队:上海成套房补偿,我们这样帮您维权!
北京信凯律师事务所深耕拆迁补偿领域12年,在上海处理过300+成套房征收案件,帮当事人争取到合理补偿累计超2亿元。咱们不是“纸上谈兵”的律师,而是“真刀真枪”帮您解决问题的伙伴:
✅ 我们的优势:
– 本地化团队:上海籍律师+驻沪办公室,熟悉上海16个区的征收政策,“人熟、事熟、政策熟”;
– 数据支撑:与上海多家评估机构、房产交易平台合作,能快速调取周边房价数据,让评估单价“有理有据”;
–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23171号-6 京ICP备160231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