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接到不少朋友咨询:”听说国土资源部现在’只补偿不征收’了,我家地被占了,是不是给点钱就算完事儿?”这话听着让人心里发慌——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是老百姓的安身立命之本,真要是”只补偿不征收”,那咱们的权益还能有保障吗?
作为专注征地拆迁法律事务10年的北京信凯律师事务所,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了聊聊:”只补偿不征收”到底是不是真的?遇到这种情况,您又该如何守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一、”只补偿不征收”?别被字面意思绕晕了!
先说结论:国土资源部从未出台过”只补偿不征收”的统一政策!这更多是老百姓对某些特殊情形的片面理解,或是地方执行中的”模糊说法”。
咱们先搞清楚两个核心概念:
– 征收:指的是国家为了公共利益需要,依法把集体所有的土地转为国有土地,并给予被征收人补偿的行为。简单说,就是土地”所有权”发生了变化(从村集体变成国家),同时会给你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等。
– 补偿:范围更广,既包括征收时的补偿,也可能包括临时用地、历史遗留问题、协议搬迁等情形下的经济弥补。
那为什么会传出”只补偿不征收”的说法呢?通常与这3种情况有关:
1. 临时用地:地还是您的,只是暂时借用
比如修高速公路、建临时工棚,需要短期使用您的土地。这种情况下,土地所有权不变,还是村集体的,您只是把地”租”给项目方用几年。按照《土地管理法》,临时用地要给补偿(包括土地补偿费、青苗费、恢复原貌的费用等),但不需要办理征收手续——这确实是”只补偿不征收”,但前提是必须签订临时用地合同,明确使用期限(一般不超过2年)和补偿标准,到期后必须恢复土地原状并交还。
2. 历史遗留问题:地早就被占了,现在补”说法”
有些地方可能存在多年前项目用地”先上车后补票”的情况——土地早就被实际占用,但一直没办征收手续。现在老百姓维权,地方政府为了”平息事端”,可能提出”给补偿但不征收”。这种操作其实是违法的!根据《土地管理法》,除临时用地外,若要长期改变土地用途,必须办理征收手续,否则就是”未批先占”,补偿再多也掩盖不了程序违法的本质。
3. 协议搬迁:双方商量着来,但征收程序不能少
比如某个产业园项目,想用您的土地,但又不完全符合”公共利益”条件,可能提出”协议搬迁”——即和您协商补偿标准,您同意后搬走。这种情况下,如果土地需要转为国有,依然要走征收程序;如果只是土地使用权的调整(比如村集体内部流转),才可能”只补偿不征收”。但实践中,很多项目方用”协议搬迁”规避征收程序,压低补偿标准,这就需要咱们擦亮眼睛了。
二、遇到”只补偿不征收”,这3个”坑”千万别踩!
咱们老百姓最怕的就是”政策不懂,权益受损”。如果您遇到对方说”只补偿不征收”,一定要警惕以下3种常见风险:
❌ 坑1:把”临时用地”变”长期占用”,补偿一锤子买卖
河北的张先生就遇到过:村里修国道,占了他家3亩地,说是”临时用地”,每年补偿1500元/亩,签了5年合同。结果5年后国道修完了,地却被堆上了建筑垃圾,没法耕种了,再找村里,对方说”合同到期了,补偿停了”。这就是典型的”假临时、真占用”!临时用地必须明确恢复责任,若无法恢复,应当按征收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偿,而不是年年给钱,最后地毁了、补偿也没了。
❌ 坑2:用”高额补偿”掩盖”程序违法”,让您放弃长远权益
李女士家的宅基地被划进”文旅小镇”项目,开发商说:”咱们不走征收,直接给你3套房,比征收补偿多一倍!”李女士一听动了心,签了协议。结果后来才发现,房子没房产证,土地性质还是集体土地,没法上市交易,孩子上学、落户都成问题。征收不仅是”给钱”,更是”给保障”(比如安置房的不动产权证、社保安置等),如果只看眼前补偿金额,放弃了征收程序带来的长远权益,最后可能”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 坑3:以”政策规定”为借口,压低补偿标准
最常见的就是:”国土资源部说了,这种情况只补偿不征收,标准就是这么多!”实际上,补偿标准不是”拍脑袋”定的:临时用地补偿要参考年产值乘以使用年限,并考虑恢复成本;历史遗留问题的补偿至少要参照征收标准;协议搬迁的补偿应当不低于市场评估价。如果对方用”政策”当挡箭牌,您有权要求出示文件依据,否则就是侵权。
三、自己能搞定?这些”弯弯绕”90%的人都吃力!
很多朋友觉得:”补偿标准有文件,程序有规定,我自己研究研究,不行就去信访,肯定能解决!”但作为处理过上千起拆迁案件的律师,我们必须说:征地拆迁法律关系复杂,地方政策差异大,普通人自己维权,很容易走弯路。
为什么专业律师必不可少?
– 政策解读难:比如”临时用地”和”征收”的界限在哪里?补偿标准是按区片综合地价还是年产值?这些都需要结合国土资源部的规章、地方政策、司法判例综合判断,普通人很难全面掌握。
– 证据收集难:您知道要收集哪些证据吗?土地承包合同、地上附着物照片、项目批文、补偿协议原件……少一样都可能影响维权结果。信凯律师曾遇到一个案例:老百姓因为没保留当初村委会的”占地通知”,最后无法证明”占用起始时间”,导致补偿金额少了30%。
– 谈判博弈难:面对地方政府或开发商,老百姓往往是”弱势方”。对方可能用”拖字诀””吓唬术”,让您在压力下签不合理协议。而专业律师熟悉谈判技巧,能帮您找准对方”软肋”(比如程序违法点),争取合理补偿。
信凯律所的”3大优势”,让您维权不孤单
作为北京征地拆迁领域的专业律所,信凯10年来帮助2000+家庭拿到了合理补偿,我们的优势不只是”懂法律”,更是”懂老百姓”:
✅ 优势1:10年专注拆迁,政策条文”倒背如流”
我们的团队由多名曾在国土、住建部门工作的资深律师组成,对《土地管理法》《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及各地实施细则烂熟于心,能快速判断您的案件”突破口”——是程序违法?还是标准偏低?亦或是历史遗留问题?精准定位,不走冤枉路。
✅ 优势2:”一案三审”机制,确保方案最优
每个案件都会由3名律师联合研判:主攻政策的律师查文件,主攻证据的律师核材料,主攻谈判的律师定策略。比如去年处理的山东王大爷案:最初地方政府按”临时用地”每年补偿800元/亩,我们通过”一案三审”发现,项目实际已修建永久性建筑,符合征收条件,最终帮王大爷争取到一次性补偿12万元/亩,是原方案的15倍!
✅ 优势3:全程透明服务,”不成功不收费”
咱们老百姓最怕”花钱打官司,最后啥也没得到”。信凯承诺:所有案件实行”风险代理”,前期不收任何律师费,等补偿款到账后,再按约定比例收费。整个过程实时沟通,案件进展、证据材料、谈判结果,您随时能查,明明白白维权,安安心心拿补偿。
四、遇到”只补偿不征收”,记住这3步,权益不受损!
如果您正面临”只补偿不征收”的困扰,别慌!记住这3步,信凯律师随时帮您:
第一步:别急着签字,先问清楚”3个问题”
– 用地性质:是临时用地还是长期占用?有没有临时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23171号-6 京ICP备160231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