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了5年的早餐店要拆了,说只给房屋钱,我这停业损失、设备搬迁算谁的?”
“租的店面遇到征收,房东说补偿全归他,我这营业执照白办了?”
最近,很多个体户朋友带着焦虑找到我们,核心问题都绕不开一个:个体户征收到底有没有补偿金? 作为专注拆迁领域10余年的北京信凯律师事务所,今天咱们就用最实在的话,把这笔“补偿账”算清楚——您能拿哪些钱?怎么避免少拿?遇到难题该找谁?
一、先给结论:个体户征收,法律明确规定“有补偿”!
很多个体户老板有个误区:“我这是小本经营,不像大企业,征收可能没我的份。”错! 无论是《土地管理法》《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还是各地出台的《征收补偿办法》,都明确将“生产经营性用房”纳入补偿范围,而个体户正是典型的“生产经营主体”。
简单说:只要您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就有权获得补偿:
✅ 合法经营:有营业执照、税务登记,正常纳税(哪怕是个体户定额税也行);
✅ 房屋与经营相关:用的是自有房(比如临街底商)、租的房(有正规租赁合同),或是自建房(有合法产权证明)。
法律依据咱们摆这儿:《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23条写得明明白白:“因征收房屋造成停产停业损失的,根据房屋被征收前的效益、停产停业期限等因素确定。”——“停产停业损失”就是个体户的核心补偿金之一!
二、个体户能拿哪些补偿?6项“钱袋子”别漏了!
个体户征收补偿和普通住宅不一样,不仅要算“房子值多少钱”,更要算“经营受多大影响”。根据信凯律所代理过的上千起案例,您至少能争取这6项补偿:
✅ 1. 房屋价值补偿:不光是“砖头钱”
不管是自有房还是租的房,只要您对房屋有合法使用权(比如承租期内),就能获得房屋价值补偿。
– 自有房:按征收公告发布时的“类似房地产市场价”评估(比如周边商铺单价×您的商铺面积);
– 承租房:补偿归房东,但您作为承租人,有权获得“装修费”“搬迁费”(这部分常被忽略,后面细说)。
提醒:评估价低了?别慌!您可以申请复核评估,甚至找专业机构重新评估——信凯律所曾帮北京某烟酒店老板,将评估价从1.2万/㎡争取到1.8万/㎡,仅这一项多拿了36万。
✅ 2. 停产停业损失补偿:个体户的“救命钱”
这是个体户最核心、也最容易少拿的补偿!简单说,就是因征收导致您没法正常经营,损失的利润、固定成本(比如房租、员工工资)都得赔。
怎么算?各地标准不同,但通常有3种方式(以北京为例):
– 按利润算:提供征收前3年的纳税证明、银行流水,算出平均月利润×停产停业期限(一般按6-12个月,特殊行业可延长);
– 按房屋面积算:比如朝阳区规定“经营性用房按300-800元/㎡/月”补偿(具体看区域和行业);
– 协商补偿:如果前两种都不适用,和征收部门协商一个固定金额(比如一次性补偿10万)。
案例:信凯律所去年帮海淀区某服装店老板张女士,她因征收停业8个月,最初征收部门只肯给3万“损失费”。我们通过调取她前两年的纳税记录(年均利润25万),主张按“月利润2万×8个月=16万”补偿,最终协商拿到12万——比最初多了9万!
✅ 3. 设备搬迁、安装费:机器设备不能“白搬”
个体户的设备(比如餐馆的冰柜、美容院的床椅、工厂的机器)搬迁需要花钱,这部分补偿包括:
– 搬迁费:设备拆卸、运输、重新安装的费用(比如大型设备需要专业团队,费用更高);
– 损坏赔偿:搬迁过程中设备损坏的,要按折旧价赔偿。
注意:很多征收部门会按“固定标准”给搬迁费(比如1000元/户),但如果您的设备多、价值高,一定要提供设备清单、购买发票,主张“实际花费”——信凯律所曾帮某机械加工厂,将搬迁费从5000元争取到3.2万,就靠提供了12台设备的购买发票和搬迁报价单。
✅ 4. 临时安置费:过渡期“房租补贴”
如果征收导致您需要临时找地方经营(比如租过渡门面),这笔钱必须给!
– 自有房:按“原面积×临时安置费标准×过渡期”补偿(北京标准一般是30-80元/㎡/月);
– 承租房:如果原租赁合同因征收终止,您可以要求房东退还剩余租金,同时向征收部门主张“过渡期经营损失”(比如新店租金比旧店高的差价)。
✅ 5. 员工安置补偿:员工工资不能“自己扛”
如果您有雇员(比如餐馆有3个服务员),因征收需要辞退或遣散,这部分补偿包括:
– 经济补偿金:按员工工作年限,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比如员工月薪5000元,干了3年,需支付1.5万补偿金);
– 遣散费:双方协商的一次性补助(比如每人额外给1个月工资)。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40条,因“客观情况重大变化”导致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
✅ 6. 装修、附属物补偿:店面“颜值”也值钱
您对店面的装修(吊顶、墙面、地板)、附属物(招牌、空调外机、防盗窗)都要折价补偿。
– 怎么算:提供装修合同、发票,按折旧率评估(比如装修花了5万,用了3年,折旧率50%,补偿2.5万);
– 注意:简易装修(比如刷墙、贴壁纸)可能按“固定标准”补,但精装修(比如定制橱柜、高端灯具)一定要主张“实际价值”。
三、个体户征收,这3个“坑”千万别踩!
信凯律所每年接到200多起个体户征收咨询,发现80%的朋友因不懂法,掉进这些“坑”,导致补偿少拿一半:
❌ 误区1:“租的店面被征收,和我没关系”
错!即使房子是房东的,您作为“合法承租人”,有权获得:
– 停产停业损失补偿(经营主体是您);
– 设备搬迁费、装修补偿(您投入的设备、装修);
– 临时安置费(过渡期经营损失)。
案例:通州区某便利店老板李先生,租的店面被征收,房东说“补偿全归我”。我们帮李先生梳理:他有5年租赁合同、营业执照,每年纳税2万,店面装修花了8万。最终通过协商,李先生拿到停产停业损失6万、装修补偿4万、搬迁费1万——共计11万,而房东只拿房屋价值补偿。
❌ 误区2:“营业执照没用,补偿按住宅算”
大错特错!营业执照是证明您“合法经营”的核心证据,直接决定您能不能拿“停产停业损失补偿”。
– 如果您有营业执照,补偿按“经营性用房”标准(比住宅高30%-50%);
– 如果没有营业执照(比如偷偷开黑店),可能只能按“住宅”补偿,甚至拿不到停产停业损失。
提醒:营业执照上的“经营地址”必须和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23171号-6 京ICP备160231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