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潭村的街坊们都在问同一个问题:“这次征收补偿,到底是按户算还是按栋算啊?”我家五口人住一栋楼,隔壁老王家三口人也住一栋楼,要是按户补,我家是不是能多拿点?可要是按栋补,我家房子面积大,会不会更划算?这问题问得特别实在——毕竟征收补偿关系到咱们未来几十年的居住和生活,算错一步,可能少拿几十万!
作为北京信凯律师事务所的拆迁法律团队,我们帮全国上千户家庭处理过类似问题。今天就用大白话帮您拆解:潭村征收补偿到底是按户还是按栋?哪种情况对您更有利?以及最重要的——怎么才能拿到自己该拿的补偿?
先搞懂!“按户补偿”和“按栋补偿”到底差在哪?
很多街坊以为“按户”就是看户口本上有几个人,“按栋”就是看有几套房子,其实没那么简单。这两种补偿方式的核心逻辑完全不同,咱们先举个例子:
假设潭村李姐家:户口本4口人(夫妻+2个孩子),住的是200平的自建房,有合法房产证;
隔壁张叔家:户口本2口人(老两口),住的是150平的老宅,也有房产证。
✅ 按户补偿:核心是“人”,兼顾“基本居住需求”
按户补偿,简单说就是以“户”为单位,参考家庭人口数量、户口性质等因素,给一笔“总补偿包”。这种模式常见于“旧村改造”“保障性住房项目”里,核心是保障“每户人都有地方住”。
具体怎么算?通常会分三块:
1. 人口安置费:按户口本上的人数给,比如每人给40平米的安置房指标,或者对应的货币补偿(假设潭村这边每平米补2万,4口人就是320万);
2. 房屋重置成新价:不管面积多大,按房子的“建造成本+折旧”补,比如200平的房子可能补30万;
3. 搬迁奖励、过渡费:固定金额,比如每户给5万搬迁奖励,每月3000元过渡费(到安置房交付为止)。
李姐家按户补:320万(人口安置费)+30万(房屋成新价)+5万(奖励)=355万(过渡费另算)。
张叔家按户补:160万(2人×40平×2万)+25万(150平房屋成新价)+5万=190万。
✅ 按栋补偿:核心是“房”,看“房子值多少钱”
按栋补偿,就是以“房屋”为单位,按面积、位置、结构等评估市场价值,给“房屋价值补偿”。这种模式多见于“商业开发”“城市更新”项目,核心是“房子值多少钱就补多少钱”。
计算方式主要是:
1. 房屋市场评估价:找第三方评估公司,按周边类似房价算,比如潭村周边二手房3万/平,李姐家200平就是600万,张叔家150平就是450万;
2. 装修、附属物补偿:比如装修补10万,院子补5万;
3. 搬迁奖励、停产停业损失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23171号-6 京ICP备16023171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