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菌菇的乡亲们,咱们都知道,搭一个大棚不容易——从选场地、建钢架、调温控湿,到培育菌棒、等待出菇,每一步都倾注了心血和积蓄。可一旦遇到征收,最让人揪心的就是:“我这菌业大棚到底能补多少钱?会不会亏了?”今天,信凯律师就跟您好好聊聊菌业大棚征收补偿那些事儿,帮您把这笔“明白账”算清楚。
一、菌业大棚征收补偿,到底补哪些钱?
很多菌农朋友以为“补偿就是给大棚的钱”,其实远不止这么简单!根据《土地管理法》《民法典》以及地方征收政策,菌业大棚的补偿通常包含4大核心部分,少一项都可能让您吃亏:
1. 土地补偿费:这块“地皮”值多少钱?
土地补偿费是针对您承包的集体土地的补偿,标准通常是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6-10倍(具体倍数看各省规定)。比如您家大棚所在地前三年每亩年均产值1万元,那土地补偿费大概在6万-10万/亩。
注意:这笔钱是给村集体的,但村集体会按规定分配给土地承包经营权人(也就是咱们菌农),记得关注村里的分配方案,别少拿了您的份额!
2. 地上附着物补偿:大棚+菌菇+设备,一样不能少!
这是菌农最关心的“大头钱”,主要包括三块:
– 大棚本身补偿:按“重置成本价”算,就是重新建一个同样的大棚要花多少钱。比如钢结构大棚造价高(每平米可能200-400元),竹木棚便宜些(每平米80-150元),补偿时会区分结构、材质、使用年限,不是“一刀切”按面积算!
– 菌菇及菌棒补偿:这是菌业的“特殊损失”!如果在产菌菇(如香菇、平菇正在出菇期),或已培育好的菌棒还没出菇,要按市场价+预期收益补偿。比如您有1万棒香菇菌棒,每棒成本3元、市场价5元,预期收益2元/棒,那补偿款可能包含成本+部分收益(具体看征收时点)。
– 设备设施补偿:大棚里的风机、湿帘、烘干机、制冷机、喷灌系统这些“家当”,都要按折旧后的剩余价值补偿。记得提前列个设备清单,拍好照片视频,万一征收方漏算,咱们有证据!
3. 停产停业损失:菌菇种不了,收入损失谁来赔?
菌业是“连续生产”行业,征收导致停产,期间的损失必须补!计算标准通常是前三年平均利润×停产期限(比如评估停产6个月,就补半年的利润)。如果您有营业执照、纳税记录、销售台账,一定要提供给征收方,这些是证明“实际经营损失”的关键证据!
提醒:很多菌农没办营业执照,觉得“补不了停产损失”,其实不一定!只要您能证明长期从事菌菇种植(如采购菌棒记录、销售合同、村委会证明),信凯律师帮您争取过不少这类案例!
4. 搬迁安置费:搬大棚、找新场地,这些钱也得给!
如果您的大棚需要搬迁到新地址,征收方还要补偿:
– 搬迁费:拆大棚、运输设备、菌棒的搬家费用;
– 临时安置费:从旧大棚搬到新大棚期间的过渡费用(比如租场地、临时搭棚的成本);
– 新场地建设费:部分地方会补偿新场地的平整、基础建设费用(具体看地方政策)。
二、为什么同样的大棚,补偿差几万?这5个因素是关键!
常有菌农问:“邻居家和我一样大的钢架大棚,他补了15万,我家才给10万,是不是被坑了?”其实,补偿金额差异大,往往是这5个因素在“作怪”,您得对照看看自家情况:
1. 大棚的合法性:手续全不全,差很多!
– 有手续的大棚:如果有国土部门审批的设施农用地备案、规划许可,补偿时“底气足”,能按高标准补;
– 无手续但历史遗留的大棚:比如2008年前建的,当时政策没要求审批,只要不是违建(如基本农田建大棚),也能争取合理补偿;
– 纯违建大棚:如在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内建的,或临时搭建且超过使用年限的,可能补偿很少甚至没有。
信凯提醒:如果您的大棚手续不全,别慌!先查清当地“设施农用地管理政策”,很多历史原因导致的手续缺失,可以通过律师沟通争取“视同合法”补偿。
2. 区位和用途:城边VS偏远,差一倍!
同样是3亩大棚,在城市规划区周边(比如北京郊区、上海城乡结合部),因为土地价值高、市场需求大,补偿可能比偏远农村高50%-100%。另外,“菌种培育大棚”(如培育菌种、研发新品种)比普通种植大棚补偿高,因为技术含量高、收益大,评估时会考虑“附加值”。
3. 经营状况:在产VS闲置,补偿天差地别!
– 在产大棚:正在出菇、有稳定销售渠道的,能拿土地补偿+地上附着物补偿+停产停业损失,总额可能是闲置大棚的2-3倍;
– 闲置大棚:如果长期荒废、没种菌菇,征收方可能只给大棚本身的残值补偿,停产停业损失一分没有。
建议:即使暂时不想种菌菇,也别让大棚完全闲置,种点低成本菌类(如平菇),保留“经营痕迹”,补偿时更占优势。
4. 评估机构:谁来评,怎么评,结果差很多!
补偿金额不是政府“一口价”,而是由有资质的评估机构评估得出。但很多菌农不知道:
– 评估机构可以选:征收方会提供几家评估机构名单,您有权选择其中一家(如果没让选,程序就违法!);
– 评估标准可以核对:评估报告要写明“采用什么标准”(如重置成本法、市场比较法),如果按“简易棚标准”评您的钢架大棚,明显不合理,可以申请重新评估。
信凯案例:河北菌农李大哥,钢架大棚被评估为“简易棚”,补偿仅8万。我们介入后,调取了大棚建设合同、钢材采购发票,证明是“恒温钢架大棚”,最终重新评估补偿18万,多了10万!
5. 谈判技巧:会不会谈,差一辆车钱!
征收方第一次给的“补偿价”往往是“底价”,如果您不懂政策、不会举证,可能就按这个价签了字。但专业律师会帮您:
– 梳理“遗漏项目”(比如菌棒预期收益、设备折旧);
– 找出“程序违法点”(如没公示补偿方案、没听证);
– 用法律武器施压(如申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帮您争取合理补偿。
记住:签字前一定要咨询律师,一旦签了“补偿协议”,再想维权就难了!
三、菌农最容易踩的3个“坑”,信凯律师帮您避开!
实践中,90%的菌农补偿少,都是因为踩了这些
© 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6023171号-6 京ICP备16023171号-6